佛手瓜
时间:2023-09-04 14:17:00 来源:说植物网
佛手瓜(Sechium edule)又名mirliton、choko,是属于葫芦科葫芦科的一种食用植物。这种蔬菜首先在墨西哥南部和洪都拉斯之间的中美洲种植,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拥有最多的遗传多样性。它是哥伦比亚交流期间引入旧世界的几种食物之一。当时,这种植物传播到美洲其他地区,最终使其融入许多拉丁美洲国家的美食中。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有块状根,茎攀援或人工搭架生长,茎表面有棱沟。叶片膜质,近圆形,中间裂片较大,侧脉裂片较小,叶边有小锯齿,基部心形,弯缺较深,表面深绿色,稍粗糙,背面浅绿色,叶柄细,无毛,长5-15公分;卷须粗壮,无毛,3-5分叉。雌雄同株;雄花10-30朵生长在总花梗上部成总状花序,花萼筒短,裂片5个,花冠辐状,深5裂,雄蕊3个,花丝合生;雌花单生,花冠和花萼与雄花相同,子房倒卵形,有5棱,7-9月开花;果实倒卵形,浅绿色,有稀疏短毛,上部有5条纵沟,里面有种子1粒,种子大型,卵形,压扁状,长达10公分,8-10月果实成熟。
分布范围
佛手瓜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于1915年传入我国,在我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以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最多。
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式
1、菜田立体栽培
可采取保护地栽培。佛手瓜与黄瓜、芸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间作与套种,利用佛手瓜与间作蔬菜生长和结果的时间差与空间差,以及蔬菜对营养、水分、肥料、空气、温度的要求,合理搭配,实现高效立体栽培的目的。
2、菜园定植栽培
佛手瓜属浅根系作物,最宜在菜园沃土中生长。“惊蛰”前后,与温室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同期栽种,同样管理,一般每亩定植20株为宜。
二、田间管理
1、幼苗期
定植在小拱棚中后,苗期只浇小水,长势旺时不追肥,注意白天通风和光照,夜间要注意防冻。定植在温室、大棚中的佛手瓜苗,与其间作、套种蔬菜同时浇水、施肥。
2、上架期
佛手瓜侧枝分生能力很强,前期要及时摘除基部的侧芽,整枝时在主蔓约30厘米~50厘米处摘心,每株选择生长旺盛的2~3根子蔓。
子蔓长至150厘米时再次摘心,各留3条孙蔓。注意调整架面,及时去卷须并视其主蔓长势抑强扶弱,使其架面分布均匀。
3、开花结果期
佛手瓜自播种至开花结果需170天左右,开花后15天~20天可采收嫩瓜。40天~50天果实成熟,每株可收200个~300个果实。在采摘时一定注意轻拿轻放,以防碰伤。
佛手瓜可在收获季节上市,也可放在用塑料薄膜衬里的纸箱或果筐里,室温在10℃~25℃,保持适宜湿度和透气条件下,可贮存4~6个月,且风味不变,清脆鲜嫩。
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
佛手瓜的果实作蔬菜食用,食用时最好选择幼果以果肩部位光泽及果皮表面纵沟较浅者,果皮鲜绿色、细嫩、未硬化的为佳;新鲜的果实肉质致密细嫩,清脆可口,无怪味,可生食、凉拌、炒食,也可烧汤做馅。它的卷须、嫩叶、新梢、地下块根也可食用。根据研究,佛手瓜主要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胡萝卜素、硒、钾、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食用对人体有益。佛手瓜还可以加工制作佛手瓜榨菜、佛手瓜面粉、果酱、软糖等多样化食品。
2.药用价值
佛手瓜是药食同源植物,中药认为,佛手瓜味甘性凉,具有祛风解热、健脾开胃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3.其他价值
佛手瓜的茎蔓可以提取大量淀粉或做饲料用。它的瓜蔓纤维发达,可加工绳索用。
生长习性
佛手瓜喜温喜湿,是短日照作物。佛手瓜生长在热带地区,耐热,不耐寒,好吃田。喜温、耐热、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2~25℃,超过30℃生长受到抑制,极端高温为40℃,低于5℃会产生寒害;适于中等光强,耐荫;要求空气湿润;适于在土质肥沃和保肥保水力强的土壤上生长。
功效作用
1.疏肝理气:佛手瓜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对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等病症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2.和胃止痛:佛手瓜具有和胃止痛的功效,对身体有一定益处。
营养成分
佛手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一种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护皮肤健康和弹性。此外,佛手瓜还富含维生素A,具有促进视力和维护眼部健康的作用。在矿物质方面,佛手瓜含有钾、镁和钙等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和神经功能。
病虫防治
(1)病害主要是煤烟病。先由叶面感染煤灰色的小病点,逐步扩散到整个叶面。
防治方法:即时摘除病叶,适当剪修,增施磷钾肥。
(2)天牛,幼虫蛀入树枝,食髓部,故见枝端枯黄。
防治方法:可离3厘米剪去,若仍有空心,往下剪至找出幼虫为止。成虫喜黄昏时在树干活动,可捕杀。
(3)蚜虫
防治方法:可人工捕杀,喷烟草水。
(4)潜叶虫、卷叶虫可摘叶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