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地亚红豆杉
曼地亚红豆杉
形态特征
曼地亚红豆杉是常绿针叶树种,多为灌木型,树冠卵形,树皮灰色或赤褐色,有浅裂纹,枝条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1年生枝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2-3年生枝呈红褐色或黄褐色。叶排成不规则的2列或略呈螺旋状,条形,为镰状弯曲,长1-3厘米,宽0.3-0.4厘米,浓绿色,中肋稍隆起,背面灰绿色,有2条气孔带,雌雄异株,种子广卵形,长0.5-0.7厘米,径0.35-0.5厘米,生于鲜红色杯状肉质假种皮中,上部稍外露。4-5月开花,7-8月种子成熟,9-10月可采收果实。
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美洲,美国、加拿大人工种植数量最多。中国、印度、阿根廷、韩国等国均有引种栽培。中国四川、北京、广西、江西、广东、黑龙江、陕西、江苏、浙江和云南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栽培技术
一、采穗前培育在采穗前1年秋冬季施1次以磷肥为主的基肥,并在当年春芽萌发前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追肥;在剪取穗条前15 d左右,全面喷施1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病和促进芽叶健壮。
二、苗圃准备
1、圃地选择:应选交通方便、易于排灌、土壤质地疏松、pH5.5~6.5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圃地选好后,施足基肥,全面翻耕、碎土,并清除石块和草根,然后耙平。苗圃四周开好深排水沟。
2、苗床:做畦时要掺入珍珠岩50%、细砂20%,经拌匀后再作畦。苗床宽1 m、长12~16 m,畦高15 cm,畦边用木板挡住,木板长2 m、宽15 cm,以便于操作。畦与畦之间开好排水沟,宽30 cm、深15~17 cm。苗床用平板抄平后,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苗床,喷洒速度要慢,使药液渗透到5cm左右为止,2 d后可插苗。
3、扦插:扦插时间前一年的秋梢以春插为佳,当年枝梢以秋插为好。春插在3月进行,秋插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
4、插穗选用: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枝叶茂盛的母本,剪取秋梢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作插穗,穗条以用手折有弹性而不易折断为宜。剪枝要在阴天,避免高温强光照的天气下进行,剪下的枝条要放在阴凉处。插穗直径0.2 cm以上、穗长7~10cm,插穗切口下部要平。插穗剪好后去除下部叶片,保留上部40%叶片。要随剪随插。
5、扦插方法:为促使根系发达,把插穗下部30%~40%浸泡在黄泥与生根药水混含搅拌的泥液中0.5~1 h,然后再扦插。扦插时用食指和母指捏住插穗上端,轻轻直立插入苗床中。扦插密度以叶片相互不重叠为原则。扦插完毕后浇一次透水,用多菌灵喷洒一遍。
三、苗圃管理
1、盖膜:采用塑料全封闭育苗,苗床扦插后用长1.9 m、宽3~4 cm的毛竹片,两头削尖插入畦边土中8~10 cm,形成拱形。小拱棚中间高度离畦面30~35 cm、两边离土20 cm左右,然后覆盖薄膜。苗床四周都要密封好、不漏气,以保持苗床的温度和湿度。遮阳在扦插前或扦插后,要在苗床上方搭建遮阳网棚,棚高2 m,遮光率以85%为好。
2、管理:扦插后每天要检查苗床,观察温度和湿度。苗床不干不喷水,在薄膜内壁上没有露滴时,要在畦沟里灌水,待苗床湿润后即排除畦沟中的水。棚内温度保持在22~32℃,空气湿度以70%~85%为宜。如棚内气温高于37℃,要及时通风。插条生根成活后,先揭开部分薄膜,使苗木经受5~10 d炼苗后再全部撤除薄膜小棚。随即施1次追肥,用0.2%(15∶15∶15)复合肥水溶液或0.1%尿素和0.2%磷肥混合水溶液进行洒施。拆除大棚遮阳网时间视棚内温度,春插在立秋后进行,秋插在插后30 d左右进行。当小苗地上部分生长至10 cm以上时,可出苗移栽培大。
四、移栽培大
1、圃地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肥沃、易于排灌、pH值5.5~6.5的农用地作圃地。如选用低丘缓坡、土层深厚的山地为移植圃,必须要有灌水条件。
2、整地做畦:要求冬季深翻30~40 cm,深翻前撒施饼肥3000~4500kg/公顷。定植前耙平作畦,畦面宽1 m,畦高20~25 cm,沟底宽20 cm。畦面平整,略有中高、两边低,呈龟背形。每公顷用3%地虫杀星颗粒剂30 kg加土450 kg撒施。
3、移栽:容器移栽,将拌入珍珠岩的营养土装入容器袋,以保持水分和透气性,但相对成本较高。一般以大田移栽为主。
4、大田移栽:株行距40 cm×40 cm,每667m2栽植密度2000~2500株。栽种时,种植穴深20~30 cm,穴底施有机肥1 kg或过磷酸钙100~300 g作底肥。上覆细土1~2 cm,再定植苗木,并浇透水1次。
5、扦插小苗移栽:
(1)栽植时,要采用地膜覆盖、定点挖穴栽种的方法,或采用移栽后覆盖3~5cm厚的稻草,地块四周打木桩,用草绳横压拉固定,以防风吹。
(2)移栽后1~2年后地膜就破裂,要及时松土除草,结合松土予以施肥,每年施复合肥3~4次曼地亚红豆杉
6、修剪:由于曼地亚红豆杉主要用途是药用开发,而枝叶均为药物原料,一般不作修剪。园林绿化用则可根据造景需要,修剪成球形、塔形、伞形等各种形状。
7、施肥: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在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在根部施农家肥,4~6月初起每隔15 d追施尿素,每株施10~30 g,至6月初止。9月中下旬至10月底每隔15 d施用复合肥。剪枝曼地亚红豆杉一般种植3年后即可适当采收枝叶,6~7年后进入盛产期。采剪时间为每年10~11月,此时树体尚未停止生长,树液尚未回落到根部,枝干中“紫杉醇”含量较高。剪枝原则是轻剪为主,剪取多年生的枝梢,并留一小截枝干,以便次年萌发枝叶。
主要价值
曼地亚红豆杉具有生长快、生物量大和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是集药用、园林、生态、观赏、经济等多用途的珍稀树种。
药用:中国民间和传统利用红豆杉历史久远,常用来驱虫、消积、润燥、利尿、消炎、排毒。红豆杉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单宁),有收敛抑菌作用,对治疗胃肠炎、口腔溃疡、子宫肌瘤、糖尿病、淋病、类风湿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外用还可治痔疮、脚气病和皮炎。
观赏:曼地亚红豆杉四季长绿,树姿美丽,尤其是在秋季种子成熟时,鲜红色的假种皮,包裹着的种子,呈现出万绿丛中点点红,红绿相问,十分靓丽。曼地亚红豆杉树体生长缓慢、萌发力强、耐修剪、易造型,可修剪为伞形、塔形、球形、柱形等艺术造型,可广泛种植于公园、住宅、庭园、道路、广场及建筑物周围,有较高的城市园林绿化、美化、观赏价值。
生长习性
曼地亚红豆杉最适宜气候温和、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条件,在光照条件较差的地方也能生长。适生于海拔460-2000米地带。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0-30℃,绝对最低温不低于-25℃,年降雨量700-1800毫米,土壤适应较广,以微酸性、中性、微碱性、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沙壤土、壤土都适宜生长,尤其在海拔800-1800米气候温凉湿润的亚热带山地生长最好。
功效作用
1、驱虫:曼地亚红豆杉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在服用之后可以起到驱虫作用,对于肠道寄生虫有非常好的效果。
2、健胃消食:在出现胃肠功能下降时,可能会出现腹部肿胀和食欲下降,也可以使用曼地亚红豆杉做治疗。
3、利尿消肿:曼地亚红豆杉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在服用后可以起到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作用,还能有效缓解身体水肿和排尿不畅。
营养成分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根是提取“紫杉醇”的主要原料。“紫杉醇”具有极好的作用,经临床实验证明,紫杉醇对晚期卵巢癌、乳腺癌、食道癌、鼻咽癌、膀胱癌、淋巴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和头颈、上胃肠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等多种癌症都有,具有独特的抗机制和显著的作用,是目前国际市场上热门的新型天然有机,对各种疾病的并发症和心脏搭桥手术后和有。紫杉醇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后一道防线”。
病虫防治
曼地亚红豆杉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扦插初期采用1500倍液的纯白甲基硫菌灵对幼苗均喷洒,预防一次即可。
高温季节管理苗床温度应在18℃~35℃之间,炎热天气要通风炼苗。首先揭开薄膜一头通风炼苗,每天2~3小时左右,3~4天后两头通风炼苗,并逐日延长炼苗时间。8月下旬,可以撤去塑料薄膜。生根后不能忽视浇水,如果扦插基质干燥,小苗根系易枯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