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红豆杉
东北红豆杉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红褐色,有浅裂纹;枝条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鳞,一年生枝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呈红褐色或黄褐色;冬芽淡黄褐色,芽鳞先端渐尖,背面有纵脊。
叶排成不规则的二列,斜上伸展,约成45度角,条形,通常直,稀微弯,长1-2.5厘米,宽2.5-3毫米,稀长达4厘米,基部窄,有短柄,先端通常凸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二倍,干后呈淡黄褐色,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雄球花有雄蕊9-14枚,各具5-8个花药。
种子紫红色,有光泽,卵圆形,长约6毫米,上部具3-4钝脊,顶端有小钝尖头,种脐通常三角形或四方形,稀矩圆形。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分布范围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长白山和黑龙江,也有少量分布在云南辽宁东部山区,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和地州的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栽培技术
1林地选择与整地: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将造林地深翻、耙平,做成宽133cm的畦。
2栽植密度:不同用途密度不同。生产盆景应密植,亩栽4000株,株行距33cmX50cm。生产绿化用工程苗和药用林宜稀植,亩栽2000株,株行距为50cmX66.7cm。定植5年后,隔一去—行,出售或移栽。每亩剩下1000株,株行距变成50cmXl33cm。为培育大规模工程苗,以后可隔一株去一株。
3苗木移栽:选择2年生扦插苗移栽。起苗前先将苗床淋湿,用镐刨苗,拔苗时带些泥土和保持根系的完整性,以确保较高的成活率。苗木移植畦中,浇足定根水。
主要价值
一,木材:它的边材窄,黄白色,心材浅褐红色,材质致密坚硬,有弹性,耐腐朽,美丽而芳香,不易翘裂,可作为雕刻细工、室内装修、精美家具等用材。
二,观赏树种:东北红豆杉是常绿乔木树种,树形端正,叶片条形绿色,种子有红色肉质假种皮,观赏价值尚高,可孤植或群植,也可植为绿篱应用。
生长习性
东北红豆杉具有抗寒、喜阴、喜湿、喜肥、怕旱、怕水淹、怕高温,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的特性。休眠期能耐受-42℃的低温,无冻害,被大雪埋上也不落叶。夏季气温超过30℃生长转缓,随着气温继续升高,生长停止。
东北红豆杉生长缓慢,14年株高2m左右,主干直径年均增长0.2cm。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2年生扦插苗定植5年,株高达1m以上。
东北红豆杉雌雄异株,红果绿叶,四季常青,生长季节碧绿青翠,休眠期呈深绿色。在长城北侧,2年生扦插苗定植4年始见花果,花期大至4月初至4月下旬,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初,不采自落。
功效作用
东北红豆杉具有消食、杀虫、止泻、止血、抗癌的功效,也可以用于产后调理,对女性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还能够治疗尿不畅、消除肿痛,对于糖尿病、女性月经不调等都有治疗作用。
其主要提取物紫杉醇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营养成分
东北红豆杉果富含紫杉醇、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是天然的抗氧化(抗衰老)植物。
病虫防治
正常情况下,红豆杉养殖的虫害是极少的。如果发现红豆杉出现枯黄或病虫害,可用甲基托布津、磷酸二氢钾进行浇灌或喷洒即可。相对来说,红豆杉会在雨季时发生根腐、茎腐和烂根,特别是幼树,这时可用敌克松进行喷洒养护。遇到高温和干旱季节,红豆杉容易发生叶枯和赤枯病,可通过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