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红长茄
紫红长茄
紫红长茄简介
紫红长茄介绍

紫红长茄

紫红长茄,属于长茄品种,早春保护地,夏、秋露地均可栽培。各地可按当地实际情况适时播种育苗,苗龄不宜过长,以四片真叶为宜,亩植2800-3200株。开沟施足磷钾底肥。早春保护地栽培须用番茄灵等座果激素处理花。采收盛期注意去侧枝及老黄叶片,适时补追水肥及病虫害的防治。

形态特征

植株生长势旺盛,耐热耐湿,对枯萎病、疫病等多种病害有很强的抗性,特适宜夏秋种植,极易座果。株高80-110厘米,茎杆黑紫色,叶片淡绿色,倒卵圆形,连续采果期长,果实长棒形,紫红色发亮,果形美观,果长约32厘米,最长柯达35厘米,径粗4-5厘米,头尾均匀,瓜身特直,粗生,皮色紫红有光泽,单果重约300克,肉质白色细嫩,品质特优,适宜南方市场销售,后期果不易变形,采收期可达6个月以上。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长江以南地区春夏秋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种植地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地为宜。忌连作地及其他茄果类(如青椒)作物地和花生地,以减少青枯病及其他土传性病害。土地经二至三次犁翻晒白一段时间,使之充分风化、疏松、沤熟。在种植前5-10天还要犁翻耙平一次,使之达到深、松、平、碎,为茄子高产打基础。 2、合理密植紫长茄株高、枝多叶大,生长旺盛,且采收时间长。种植密度大,遮荫严重,通风透光不良,影响光效、产量和品质,且病虫害多。因此,种植规格以80×80厘米为宜,亩植1100株左右。 3、及时追肥追肥应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则,在植后4-6天,秧苗开始生新根,恢复生长。可淋施稀粪水或1%进口芬兰复合肥溶液;植后12-15天,每亩可施三元国产或进口复合肥10-15公斤;植株三叉口期(植株开花结果,长出一对分枝)结合中耕培土亩施二元复合肥30-35公斤;在第二、三批果膨大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以后每收2-3次果施肥一次,施肥品种和数量,看苗情和天气而定。 4、科学用水冬春雨量少、干旱,植株又处于坐果收获高峰期,若缺水,既影响植株生长,又影响开花和果实膨大。要做到即干即灌,以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能积水,尤其是植后8-9月雨量较多,要及时排除田间渍水,以防沤根和引发病害。

主要价值

主要价值食用,皮色紫红有光泽,单果重约300克,肉质白色细嫩,品质特优。

生长习性

极早熟品种。植株高度为70cm左右,第6节出现第一朵雌花,果实为长棒形,紫红色单果重为150克左右,定植后25天就可以采收,适宜温室、大棚栽培,单产3500公斤左右。

功效作用

一、保护心血管 紫色茄子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物质,它们可以平衡血脂,调节血压,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此外,紫色茄子富含钾元素,可以舒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抗氧化防癌 紫色茄子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与多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三、促进消化 紫色茄子富含纤维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帮助排出体内有毒废物,保持肠道健康。此外,紫色茄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胆堆红素的物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四、减肥瘦身 紫色茄子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蔬菜,它富含纤维素和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能量摄入,有助于减肥瘦身。此外,紫色茄子还富含钾,能够减轻水肿,消除浮肿,使身体更加健康。

营养成分

紫长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常见食材,它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还有多种维生素和一些矿物质,能满足人体代谢时,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可以促进身体代谢提高身体素质。

病虫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害紫长茄主要有青枯病、白粉病和茶黄螨、蓟马、白粉虱等病虫害。 ①青枯病:除了育苗期喷药预防外,移植后要做好喷药防治工作。药剂用3.85%青枯一次净混30%枯克600-800倍液7-10天喷施一次,连续4-5次。当田间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周围灌施青枯一次800倍液或20%石灰水,防止病菌扩散蔓延。 ②白粉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蔓延快,可用15%粉锈宁600倍液或45%石硫合剂结晶体150倍液喷施防治。 ③茶黄螨:其世代短、繁殖快,为害重,不但为害茎、叶,而且为害花果。可用34%螨必杀2000-3000倍液或2%白红卵绝4000-5000倍液防治,3-4天一次,连续3-4次。 ④蓟马和白粉虱:均为吸食植株汁液,使植株生长缓慢和落花落果,可用20%好年景400-600倍液或10%劲特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高效灭百可2000倍液交换使用,3-5天一次,连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