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
形态特征
高山杜鹃是常绿小灌木,高20~100厘米,分枝繁密,短或细长,伏地或挺直;叶常散生于枝条顶部,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顶端圆钝,有短突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稍反卷;花序顶生,伞形,有花2~5朵;花萼小,带红色或紫色;花冠宽漏斗状,淡紫蔷薇色至紫色;蒴果长圆状卵形;花期5~7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高山杜鹃主产于四川峨眉山、云南永善地区、内蒙古及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国外主要分布在格陵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朝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及库页岛、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等地,常生于高山、苔原、多岩石地方或沼泽地带。
栽培技术
一、育苗技术
高山杜鹃多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时间可以在5月份,从母株上剪取生长健壮、无病害的半木质化枝条,每段长度在5-8cm左右,插条上要保留顶部的2片叶子,下端叶子适当保留。准备透气性良好、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以酸性土壤为宜,扦插温度应在25℃,把插条插到土壤中,适当喷水保湿后将其放到阴凉处等待其生根。
二、温度适宜
适宜高山杜鹃生长的温度是15~25℃之间,当温度处于35℃以上,它的生长就会受限,此时要进行降温,夏季温度应在30℃以下,以免影响花芽分化。它是可以忍耐一定低温的话,但为了更好的越冬,尤其是幼苗过冬时,温度应该控制在10℃以上。
三、光照条件
高山杜鹃喜欢半阳的环境,夏季应该避开阳光直射,需要采取适合的遮阴措施,可以加盖遮阳网。在阳光强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到阳光下,接受一定的光照。生长期间不能缺乏光照,因为长期缺光的话,植株的长势不仅会变弱,而且还会影响其开花。
四、水肥管理
在高山杜鹃生长期间,不能缺少水分,应该做好浇水工作,保证土壤湿润。在浇水的适合,最好是选择雨水,并且浇水要浇透,避免长期积水产生。施肥应该薄肥勤施,若植株分枝不好的话,需增加氮肥的施加量,秋季需要减少施肥和浇水,避免过度施肥。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高山杜鹃,叶、根、花均可入药,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咳喘等症状。
观赏价值高山杜鹃因株形优美,花色艳丽,也可用于园林绿化、做绿篱和制作盆景。食用价值高山杜鹃花还可做汤食用。
植物文化象征高山杜鹃的红色传说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可用来赞颂祖国母亲的繁荣昌盛。保护现状高山杜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生长习性
1、温度:高山杜鹃喜凉爽,较耐严寒,最适温度15~25℃,最低能耐零下25℃的低温
2、水分:高山杜鹃喜湿润,不耐涝,最适空气湿度70~80%,土壤湿度过大容易烂根。
3、土壤:高山杜鹃喜肥沃,耐瘠薄,尤喜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砂壤。
4、光照:高山杜鹃喜半阴,宜在光照强度低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容易灼伤。
功效作用
高山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包括祛风利尿,除湿止血,而且具有止咳的作用,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通常对风湿疾病.支气管炎、湿疹等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如果外用可缓解跌打损伤导致的淤血,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女性月经不调,应用后能够促使月经来潮,避免出现痛经的症状。
营养成分
蛋白质、糖、维生素C、氨基酸。
矿物质:铁、锌、钙。
粗纤维。
病虫防治
叶肿病: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可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喷1次;发病后可喷洒65-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4次,隔7-10天喷1次。
叶斑病:叶斑病和褐斑病。于5-8月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硫酸亚铁。
币厄病:受害嫩枝叶片顶端布满稠密的白色或粉红色的螨质层,有时叶片产生螨瘿,多由蚜虫刺伤叶片感染引起。其防治方法:在清除病叶的同时,喷洒含硫酸铜的药剂;喷洒氧化乐果乳油或将呋喃丹直接放于盆内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虫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