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杜鹃
比利时杜鹃

比利时杜鹃

比利时杜鹃(又名西洋杜鹃),木本植物,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园艺杂交品种。从比利时引种到我国。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花期可以控制。花色有(红,白,花蝴蝶,粉红 ,大红,国旗红)等。是世界盆栽花卉生产的主要种类之一。

形态特征

比利时杜鹃株形矮状,树冠紧密,分枝多,分枝多呈半开张形,幼枝青色,密被黄棕色伏帖毛,新枝的颜色会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转为棕黄色,多年生的枝条黑褐色,可能会被一层苔青,表皮易脱落。扦插苗无主侧根之分,只有侧根和须根,根系纤细,木质,黄褐色或较淡,幼根乳自色或乳黄色,须根细如发丝,密集分布。 叶互生,纸质,厚实,幼叶青色,成熟叶色浓绿,背面泛白,自然脱落后褐色,叶片集生于枝端,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基部锲形、叶片毛少,表面有淡黄色伏帖毛,背面淡绿色,疏被黄色伏帖毛。先叶后花,顶生总状花序,有花1—3朵,簇生,每株约10簇以上。花梗长0.5~1.5cm,平均1.05cm,密生白色扁平毛;花萼较大,5裂,裂片披针形,长0.5~1.4cm,平均0.98cm,边缘具睫状毛,外面密生与花梗同样毛;花冠阔漏斗形,长2.2~4.0cm,平均3.17cm.筒部长0.8—2.0m,平均1.35cm,口径5.0-10.0cm,平均7.95cm,裂片5,宽卵形;花柱长0.5~3.5cm,平均1.48cm,变化较大,无毛,子房密被白色糙毛,6室;雄蕊瓣化。自然生态条件下,一年多次现蕾开花,四季有花,但多集中在冬春两季,花色艳丽多样,有单色、复色、镶边、点红等,花形复杂,多数为重瓣、复瓣和半重瓣,少有单瓣,花辩有圆润、后翻、波浪、皱边、卷边等,善芽变。

分布范围

分布地区华南(广东、广西、海南)高度范围形态特征园艺杂交品种。

栽培技术

生长环境:比利时杜鹃喜欢生长在半阴湿的环境中,远离强烈的阳光和干燥的空气。选择一个有充足遮阴和湿润空气的位置来种植。 土壤要求:比利时杜鹃偏爱酸性土壤,pH值应在4.5至6之间。使用含有腐叶土、松针堆肥和珍珠岩的酸性土壤混合物来提供适宜的生长介质。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是比利时杜鹃养护的关键。定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烂根。使用温水浇水,并避免在花朵上浇水以防止病害。 施肥:在生长季节(春季和夏季)给比利时杜鹃施肥以促进健康的生长和花芽形成。使用酸性肥料,如杜鹃花肥或腐叶土,按照包装上的指示进行施肥。 剪裁:定期修剪比利时杜鹃可以保持植株的形状和密度。在花朵凋谢后进行剪裁,促进新的生长。剪去死枝和交叉生长的枝条,并修剪植株的高度和形状以适应所需的景观效果。 温度管理:比利时杜鹃对温度敏感,在高温和寒冷条件下可能会受到影响。保持适宜的室内或室外温度,避免暴露在极端的温度条件下。

主要价值

比利时杜鹃株形美观,叶色浓绿,花朵繁茂,花色艳丽。盆栽点缀宾馆、小庭园和公共场所,鲜明艳丽,娇媚动人。节日在窗台、阳台或客室摆放1~2盆,灿烂夺目,异常热闹,增添欢乐气氛。病虫防治常发生褐霉病危害,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夏、秋季易受红蜘蛛和军配虫危害,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

生长习性

比利时杜鹃花喜疏松,透气性好,肥沃且呈酸性的土壤,养殖时要尽量满足对土壤的要求你。平时都可放在光线处,让它多晒太阳,夏季强光的时候能及时挡住就行,不可暴晒。温度最好维持在15-25度之间,夏冬季及时控温。开花期间对肥水的需求量大,要提前补肥,及时浇水,肥水足才可更好的开花,生长。

功效作用

可以入药:这种植物性质温各,入药后以活血、止痛和祛风为主,平时多用于人类的吐血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可以提取出芳香油:另外有些杜鹃的花还可以食用,是野生菜品的一种,再就是杜鹃的树皮在工业上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当作提取烤胶的原料。 可以用于环境美化和家居装饰:杜鹃是一种枝繁叶茂,绚丽多姿的特色植物,这种植物耐修剪,可以制成多种花卉造型,它既可以在园林景区中的栽培也可以制成盆栽在家中摆放,在花季到来时,多彩的花朵总能吸引大量游人的目光,以是装扮环境和美化居室的理想选择。

营养成分

杜鹃花的营养非常丰富,花瓣中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C、铁、锌、钙、粗纤维和氨基酸等。

病虫防治

比利时杜鹃可能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影响,如叶斑病、红蜘蛛和蚜虫。定期检查植株,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