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蕉
苹果蕉
形态特征
苹果蕉外形短胖,表皮薄而滑,乳白色的果肉散发淡淡的苹果香,口感更是软糯绵密。它的果肉比较紧实,不像普通的香蕉那么软那么沙,香甜弹牙的口感,不爱吃水果的孩子都想多吃两口,家中老人也能一同享用。苹果蕉源自蕉农不辞辛劳,匠心培育,漳州被称为“花果之乡”,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靠近北回归线,环境温暖,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因此这里的苹果蕉甜度更高一些。
分布范围
苹果蕉栽培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降雨量丰富并光照充足,我国产地集中在福建、广西、广东与海南。
栽培技术
一、选地建园
苹果蕉不宜连作,所以选地时前茬作物不能种过苹果蕉。选的地块一般选松软、排灌性好的土地,不可过于沙质。选好地之后深翻整地,根据自身条件或者是种植数量控制好种植面积,挖好种植穴与田畦,便于种植后管理
二、选择种苗
苹果蕉的种苗不宜选择吸芽,现在最常使用的种苗为组培苗,通常选择6片叶子左右的幼苗为宜
三、定植
苹果蕉在立春至清明之间进行定植,如果要求定植后能及早收蕉,春植时间不宜太迟,应在2-3月选用袋装组织培养大苗或大褛衣芽种植。这时气温开始回升,雨水渐多,定植后成活率高,速生快长,当年8-9月可抽蕾,次年立春前后可以采收。但在冬季温度较低地区,春植不宜过早,以免遇上寒流。苹果蕉的种植管理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四、水肥管理
土壤较为瘠薄的地块要施足基肥,一般施加农家肥或者复合肥,同时还要追肥,追肥时要将肥料撒在根部周围。成年植株要将肥料吸收采用淋施的方式进行,根据植株数量控制好追肥用量。浇水的话,一般在现蕾期、结果期等生长比较旺盛的时期进行,当过于干旱的时候要及时浇水,但是水分不宜过多,防止苹果蕉积水沤根,导致烂果落果,遇到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工作。
五、果园管理
苹果蕉生长前期,要及时拔除果园的杂草,在成年后要在果园内竖立好防风桩,提高苹果蕉的抗风能力。并且要注意苹果蕉的果实数量,一般留9个左右就差不多了。
主要价值
苹果蕉的皮色非常光滑,蕉蒂很像苹果蒂,因此而得名。表面有一层淡淡的粉,吃起来甜中带点酸,有股苹果的味道。
生长习性
苹果蕉主要生产于亚热带地区,它的生存环境需要天气热,这样长出来的果实才会更丰满。
功效作用
苹果蕉可以安神宁志,适量食用能改善失眠多梦的现象。苹果蕉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果胶、维生素、葡萄糖等成分,能快速补充人体能量,由于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食用后会聚集在小肠内,增加粪便体积,遇水后可使纤维素发生有限溶胀,从而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及缓解便秘症状。
营养成分
苹果蕉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丰富的水果,它里面富含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苹果蕉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果胶,进入人体以后能让肠道中的多种残留吸附在上面,加快肠道的运动,让大便快速生成和排出,能在治疗便秘的同时起到不错的排毒功效。除此之外还能够改善失眠、加强骨骼强度等。
病虫防治
一、束顶病
束顶病又叫蕉公,对香蕉危害很大,从香蕉杂交脉蚜传病,从苗期到芽期都会发生。主要危害叶片,病害的早期,新叶会长成束状。老叶变黄,新叶粗绿不平,脆脆,不长新根,植株坚硬。香蕉生产的香蕉小,变形,没有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无药治病,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烧毁,并在公园内撒石灰消毒、曝晒,消除病源。
二、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以褐斑病、灰粒病和煤粒病为主要表现,发病初期出现椭圆形褐斑病,后期为灰色或灰褐色,病斑周边有明显的黄晕,并产生霉菌,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传播。
控制方法:及时清除枯叶,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湿度,一旦病害发生,应及时清除病叶,每7~10次喷施一次波尔多液或0.1%多菌灵或0.2%托布津,每7~10次喷施2次或3次,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三、蚜虫
蚜虫以叶肉汁为食,蚜虫的种群密度使植物生长不良,影响产量。此外,蚜虫还会引起其它病害的发生,应及时加以预防和控制。
防治方法:采用农药控制,800倍乐果或1500倍蚜虫喷雾杀灭。
四、卷叶虫
卷叶虫主要危害香蕉叶,幼虫旋丝折叠香蕉叶,幼虫可咬半片叶,影响光合作用和香蕉产量,对香蕉高产十分不利。
控制方法:冬季焚烧枯叶,杀死幼虫,以减少越冬蛹;及时取出昆虫袋;用敌百虫或杀虫双喷雾杀灭。
五、象鼻虫
幼虫和成虫吃香蕉假茎,其幼虫危害最严重,伤害后,假茎易折断。香蕉叶片卷曲发黄。
防治方法:秋冬季清除果园,除病残叶,杀幼虫,喷施敌百虫800倍或杀虫400倍至叶柄与假茎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