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蕉
玫瑰蕉
形态特征
叶片窄长直立,假茎细小,绿中带红。生育期短,约10个月可采收,其果房大小具明显季节性差异,产量冬低夏增,单株产量可达10公斤以上,宿根产量较佳。该品种果指细长,催熟后呈鲜黄色。其最大优点是对黄叶病具高抗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等地(引种)。
栽培技术
1.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栽培,将表土挖开并晒干,以便于种植。
2.种植:将玫瑰蕉苗放在浸泡过水的泥浆中,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将泥浆轻轻倒在准备好的土壤中,覆盖好土壤并压实。
3.浇水:在栽培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浸泡。
4.施肥:在玫瑰蕉生长期间可以定期施加肥料,以保证其生长和发育。
主要价值
1.药用价值:玫瑰蕉具有通便、润肠、清热、解毒、痔血等功效。常用于燥热便秘、痔血、痔疮出血、热病烦渴等。
2.营养价值:玫瑰蕉有丰富的营养,是相当好的营养食品。
生长习性
玫瑰蕉出产地在热带地区,较为喜爱溫暖潮湿、半遮荫的气候自然环境,较为不耐低温,在生长发育期内要是碰到了较为高的溫度不错,一般生长发育适合的溫度在24-30摄氏中间。
功效作用
含钾量丰富,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并促进细胞及组织生长,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用玫瑰蕉可治疗便秘玫瑰蕉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最适合燥热人士享用。
营养成分
每100克玫瑰蕉中含有91千卡热量、0.04毫克维生素B2、0.02毫克维生素B1、22克碳水化合物、10微克维生素A、8毫克维生素C、60微克胡萝卜素、1.2克膳食纤维、0.24毫克维生素E、1.4克蛋白质、0.2克脂肪、0.7毫克维生素B3、0.65毫克锰。此外,玫瑰蕉还含有钾等多种微量元素。
病虫防治
1.玫瑰蕉白粉病:发病初期,叶背出现白色绒状霉斑;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以致落叶。防治方法:定期喷药,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药剂防治。每7~10d喷1次药,且时常喷水于叶片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尽快的剪去发病枝叶,以减少再传播的机会。
2.玫瑰蕉霜霉病:主要危害叶、新梢、茎、花。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黄色小斑点;发病后期,病斑扩大成褐色或黑色斑块,叶背生出灰黑色霉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同时,清除落叶、病残叶,剪去发病枝叶等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