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葱
分葱简介
分葱介绍
分葱
形态特征
株高约20~30公分,叶绿色,圆筒形,中空,先端渐尖;开花为繖形花序,小花白绿色,聚生成团,鳞茎基部易连生,群生状,成熟时外被红色薄膜。
分布范围
原产于亚洲西部叙利亚一带,台湾由早期先民从大陆引入。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分葱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深耕土地,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作基肥,与土壤混匀,做成2米宽的畦,耙平畦面,畦内开沟,深6-7厘米,早熟栽培的行距为20-25厘米,普通栽培的行距40厘米左右。
2.栽植
栽植先要准备鳞茎种球,将鳞茎逐个分开,在阳光下晒1天,每亩约需准备种球50-60公斤。早熟栽培每穴栽植2-3个种鳞茎,穴距15厘米左右。普通栽培的每穴栽植3-4个种鳞茎,穴距20-25厘米。栽植于沟内,栽植后覆土,鳞茎距离土表的距离为6-7厘米,覆土后浇水。
3.田间管理
分葱的田间管理工作以追肥为主,进行中耕除草、浇水灌溉,以及培土软化等。迫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从植株长到12-13厘米开始,每月追施1次,要追施3-4次。每月浇水1天,天旱时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在追肥2次以后开始培土,共培土2-3次,一般培土工作结合追肥进行,也就是说要在追肥以后培土,每次培土深度不宜过深,以不培过葱白为宜。
4.采收
除炎热的夏季外,分葱在初夏、秋季、初冬都可收获,具体的采收时间因品种和栽培形式而异,可只收割叶片,每收割1次后,追1次肥。也可全部拔出,洗去泥土,捆成小捆,上市出售。
主要价值
为重要的调味圣品。
生长习性
分葱喜欢冷凉的环境下,耐寒能力比较强,对光照的要求不高,适合生长的温度在二十二度,在二十五度以上的高温和强光下,老化的速度就会加快,导致产量低,品质下降。在零下五度的低温下,生长就会比较缓慢。春、秋两季植株生长繁茂,分叶盛发。在粘土、沙土中都能正常生长,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根系入土比较浅,不耐干旱,害怕被淹,因此要求土壤的湿度、灌排条件要好,投入肥料要做到施足有机肥、重施氮肥、增施钾肥。
功效作用
分葱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适量食用分葱,可以开胃,提高食欲。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营养成分
分葱的葱白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叶酸、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每100克葱白中含有30毫克左右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两倍多。
病虫防治
霜霉病一亩地要用新高脂膜乳剂三百克,兑水二百四千克,均匀喷洒,每隔一个礼拜一次,一共喷三次。黑霉病:用硫酸铜或石灰水喷洒。病虫:根蛆一亩地用甲胺磷粉五公斤或敌百虫施于土内。红蜘蛛:可用螨光灵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