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缅兰
黄缅兰
形态特征
常绿植物,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实生起源的大树常主干明显,树体壮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种往往呈多干状或主干低分枝状特征,节短枝密,树体较小巧,但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妖娆万分。 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
分布范围
黄兰(黄缅兰、黄玉兰)是木兰科含笑属下的一种,热带植物,产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有栽培;长江流域各地盆栽,在温室越冬。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栽培基质
宜选用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不宜在盐碱地栽种。
定植方法
地栽,黄玉兰种苗多在春季进行定植。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之地。可按直径为60厘米、深度为60厘米的尺寸挖穴。最好在穴中施用厩肥,注意要将其用底土盖好,以免烧根。通常每穴放入三年生苗一株,先将其扶正,使根系散开,然后填土踩实。接着浇透水一次,经3一5天后,还需再浇二水。定植操作最好在阴天进行。
管理要点
黄玉兰喜微潮偏一F的土壤环境,在定植后浇透水一次。在树苗生长新叶前,应该加强浇水管理,不宜使土壤干燥。以后只要不是土壤过干,基本可以利用自然降雨供水。除在定植前给植株施用腐叶作为基肥外,在生长旺盛季节里,还应每周追施一次富含氮、磷、钾的液体肥料。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应该保证有适当的直射日光,每天接受直射日光不宜少于4小时,避免环境荫蔽。应该保持环境通风,这样以利光合作用顺利进行。黄兰喜温暖,忌严寒,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t,可耐短期的0℃低温。应该随时剪去黄兰的病弱枝、千枯枝、细弱枝。在实际栽培中,黄兰会被根霉病、黑斑病等,易受刺蛾、褐软蚜、蜻类等有害动物的侵袭。
栽种年限
这种植物为多年生,自繁殖至成形需5--6年时间。其观赏时段自成形后可达20年,甚至更长,故原地栽种时间很长。
主要价值
黄玉兰枝干挺拔,叶片青翠,但是它的诱人之处在于其浓郁的花香。将其种植于庭院中、街道旁,每逢花开时节,能够给环境中带来阵阵浓郁的香气。 黄玉兰花的作用用途 花供观赏、闻香及妇人头饰,亦可提取香料,用来作香水;其木材年轮明显,保存期长,可充建筑及制作家具。
生长习性
黄玉兰是一种小型乔木,在每年的4月底开花,性喜温暖,半荫处生长的更好,黄玉兰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只需满足一定的排水性即可,另外黄玉兰日常管护还非常简单,无需我们人工修剪,耐寒性也不错,我国南北地区都可以露天正常过冬。
功效作用
1.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黄缅兰具有镇静、安神、解热、抗炎等作用,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2.保护心血管系统:黄缅兰中的成分可以降低血脂、降低血压等指标,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健康。
3.抗氧化:黄缅兰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
4.促进消化吸收:黄缅兰中的成分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5.抗衰老:黄缅兰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抵御自由基的损害,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
6.抗菌消炎:黄缅兰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口腔、皮肤等部位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营养成分
黄缅桂根含氧化黄心树宁碱、银胶菊内脂。树皮及茎含氧化黄心树宁碱、白兰花碱、黄心树宁碱、柳叶木兰碱、木兰花碱。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芳樟醇乙酸酯、甲基庚烯酮、拢牛儿醇等。
病虫防治
黄玉兰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红蜘蛛病害,红蜘蛛是非常典型的虫害,喜欢吸食黄玉兰的养分,使黄玉兰枯萎甚至死亡,并且红蜘蛛的分泌物还会导致黄玉兰患病,因此当黄玉兰发生红蜘蛛虫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尽快治疗,治疗手段建议大家选用三硫磷兑水进行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