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心金光菊
黑心金光菊
形态特征
毛叶金光菊Roserotina,耐寒性宿根草本,高30一gOcm,下部稍有分枝,全株被粗毛。叶互 生,下部叶近匙形,叶柄有翼,上部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径约8~lOcm舌状花14枚,金黄色,长2·5一5cm,茎部色深,管状花从紫黑色变为深褐,花期7 一 10月。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在北美洲的地区
栽培技术
黑心菊的种植方法可以分为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为了能保证植株的健壮,开花旺盛,可以在播种之后长出4~5片叶子的时候进行移植,可以在11月份的时候进行定植,冬季可以正常越冬。
1、种子播种:种子的播种方法很简单,但是后期管理可能麻烦一些,这种播种的方式一般是在园林中大面积种植时候普遍应用,播种的时间要根据地势环境、温度来定。多数地区以春秋季节为主。
2、分株繁殖:黑心菊可以在春秋季季节进行分株,3年可分株一次,选取多年生老株来进行分株,每株上面带叶4~5片,另行栽植即可。
3、扦插繁殖:黑心菊的扦插也在春秋季节,一般选择根部萌生的新芽作为插穗,春季扦插要等萌芽抽生至15厘米进行,秋季扦插可在花后根际萌孽后进行。
黑心菊喜欢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栽培环境,定植之前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土壤,要以疏松通气良好的砂壤土为佳,PH值应在6.5左右,碱性过高的土壤要适当的调整,否则叶子会容易发黄。土壤深耕并且结合施足底肥,再进行植株定植。夏季温度过高的时候要注意遮阴,做好降温措施。冬季的时候温度比较低要搬到室内养殖,如果是在露地种植就要进行相应的培土、覆盖干草来对黑心菊进行防寒御冷。
主要价值
金光菊的叶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化学成分含有柔毛含光菊素和15-乙酰氧基柔毛含光菊素,实验室中在体内对小鼠淋巴白血病P-388具有抑制活性。用于湿热蕴结于胃肠之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诸证。味苦,性寒。入胃、大肠二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对牲畜中毒症状为食欲减退、呆滞、排泄增加、视觉障碍。重要服用为内服:煎汤,9-12克。
生长习性
耐寒性强,又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强,管理较为粗放。花朵硕大繁盛、色彩鲜艳亮丽、花期很长,特别适合庭院布置、花坛花境、或布置草地边缘成自然式栽植,亦可盆栽家庭观赏或作切花材料。
功效作用
金光菊株型较大,盛花期花朵繁多,五颜六色,繁花似锦,光彩夺目,且开花观赏期长、落叶期短,能形成长达半年之久的艳丽花海景观,因而适合公园、机关、学校、庭院等场所布置,亦可做花坛,花境材料,也是切花、瓶插之精品,此外也可布置草坪边缘成自然式栽植。
营养成分
脂肪酸。毛叶金光菊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有好处。
黄酮。毛叶金光菊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有利于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
多种氨基酸。毛叶金光菊中含有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能促进人体发育和新陈代谢。
矿物质。毛叶金光菊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如锌、锰、铜等,能促进人体发育和新陈代谢。
其他。毛叶金光菊还含有粗纤维、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
病虫防治
1、金光菊叶斑病的防治
叶斑病是金光菊的高发病害,平时在养殖期间,人们经常会发现金王菊的叶子上会出现大量的黄色斑点,这时就是金光菊发生了叶斑病,需要及时用10%的抗菌剂醋酸溶液进行喷施,用药时应该每隔三天用一次,能让叶斑病的症状很快好转。
2、金光菊蚜虫的防治
蚜虫是金光菊的高发病害之一,它多在4月份前后出现,以后,人们可以用两千倍的药物菊脂进行喷施,能有效预防蚜虫的发生,另外金光菊发生蚜虫病害以后,也可以及时喷施药物菊脂,能让金光菊表面的蚜虫快速消灭。
3、金光菊腐根病的了防治
腐根病是金光菊的高发病害,大家想减少这种病害的发生可以通过调节土壤酸度来进入,可以在养殖金光菊的土壤中加入一些硫磺粉,也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理的硫酸亚铁,它们加入以后能调节土壤酸碱平衡,能有效减少金光菊根腐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