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菊花 /  百日菊
百日菊
百日菊

百日菊

百日菊(Zinnia elegans Jacq.)是菊科百日菊属一年生植物。根较深;茎直立,不易倒伏,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舌状花深红、玫瑰、紫堇或白色,管状花黄或橙色;雌花瘦果倒卵圆形,管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百日菊第一朵花开在顶端,然后侧枝开花比第一朵开的更高,所以又得名"步步高"。

形态特征

百日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100厘米;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管状花黄色或橙色,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瘦果倒卵圆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分布范围

百日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100厘米;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管状花黄色或橙色,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瘦果倒卵圆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百日菊的繁殖方法以播种繁殖为主。播种时间可选在4-6月,种子在播种前应以高锰酸钾等溶液进行消毒,然后用腐叶土、河沙以及泥炭等配制成基质。播种前还应对土壤进行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菌与害虫。然后将基质湿润后进行点播,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4天便可发芽。在发芽期间,基本上是不需要光照的,发芽后要保持55%左右的土壤含水量,不可过湿,避免导致烂根。 2、温度光照 百日菊喜欢生长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耐热性与耐寒性都是比较差的。除了在百日菊幼苗期的时候要做好遮阴工作之外,其余整个生育期都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在生长期的时候,白天的温度要控制在19度左右,晚上的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夏季百日菊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在夏季可进行全日照的方式。如果光照不足的话,那么会导致百日菊出现徒长现象,抵抗能力下降,同时影响百日菊开花。 3、植株定型 百日菊在种植时,我们还要做好摘心工作。如果没有及时摘心的话,那么会导致植株侧枝过少,开花率也会下降。合理摘心的话能够让植株矮化,提高花量。在幼苗长到四片真叶的时候,应与定植结合摘心一起进行。促使植株下部分枝的生长。在定植后7天左右保留4对左右的真叶,然后根据植株的生长以及分枝情况调整摘心工作。在花朵凋落之后要将枯掉的花头剪除,避免营养流失。 4、水肥管理 在幼苗定植后7天要做好浇水工作,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表层根系的生长。当根部生长到土壤深层之后便可开始追肥工作,每周追肥三次左右,根据天气变化控制好肥料种类,例如在晴天的时候可施水肥,雨天则施粒肥,另外还可适当补施一次钙肥。每次摘心后都要重施一次肥,进入到生殖生长之后,可适当提高磷钾肥的施入量。提高开花率,提高花朵的品质,并且要适当减少氮肥施入。然后要做好浇水工作,为百日菊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主要价值

百日菊又叫百日草、步步高、火球花、对叶菊 、秋罗等,是全国各地多有栽培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因为花色秀美,因此也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不过,百日菊也是一种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它的用药部位主要是菊科百日菊属植物百日菊的全草。具有清热,利馒,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

生长习性

1、温度:百日菊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15~30℃,最低温度要求5℃以上。 2、湿度:百日菊喜湿润,耐干旱,不耐水湿,土壤湿度过大容易烂根、死亡。 3、土壤:百日菊喜肥沃,耐瘠薄,忌连作,在疏松、深厚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4、光照:百日菊喜阳光,耐半阴,怕烈日暴晒,夏秋季光照过强容易被灼伤。

功效作用

清热,利馒,解毒。主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 1.《期南药物志》:“治痢疾,淋症,乳头痛。” 2.《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温热泻痢,乳痈。”

营养成分

百日菊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病虫防治

1.合理施肥:为百日菊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植株免疫能力。 2.控制湿度: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过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3.防治病虫害:监测植株是否有害虫侵袭,如发现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来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