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叶柳
大叶柳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乔木;小枝粗状,暗紫红色,有光泽,幼时常有白粉,无毛;芽大,芽鳞1。叶片幼时红色,有皱曲长柔毛,但很快变无毛;成叶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近革质,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可达20厘米,宽达11厘米,全缘,稀有不规则细腺锯齿,侧脉约15对;叶柄粗壮,幼时红色,长达4厘米,无托叶。雌雄异株,花与叶同时开放或稍叶后开放;花序长达19厘米,轴无毛,花序梗长达7厘米;雄蕊2,离生或花丝中下部合生,花药黄色或红色,腹腺大,常2深裂,背腺较小;子房卵状椭圆形,无毛,有柄,花柱明显,柱头2裂,仅有1腹腺,顶端微凹或2裂。果序长达23厘米;葫果卵状椭圆形,长5毫米,有长柄,成熟后二瓣裂;种子无胚乳,外被白色长毛
分布范围
分布 四川现状 渐危种。大叶柳分布区狭窄,仅零星分布于四川西部,植株不多,很易陷入濒危状态。
栽培技术
1.选择品种柳树品种非常的多,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种植目的和种植方式进行选择。北方地区一般可选择垂柳、旱柳、沙柳等。
2.播种育苗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制作苗床。为防止被水冲毁,苗床应采用高床,高度为15厘米左右即可。苗床宽应在120厘米,长度由育苗量来确定。苗床制作完成后,应对床*进行消毒杀菌,可选用高猛酸钾溶液在苗床上喷洒消毒,预防虫害的发生。每年的4月可进行种子的采收,可边采收边播种。当年苗高即可达到80-100厘米,苗木移栽应在树木落叶后或第二年的早春时节进行。
3.移栽方法将树苗垂直放入树坑中,1人扶好,1人填土,将树坑填满即可,然后将土踩实。栽植完成后要立即浇水,将水一次性浇透。在浇的水全部渗到土层中以后,再进行第二次浇满水,然后再在根部填一些,为根部保温、保墒。栽植后两次浇水,然后每隔15天左右还要进行浇水,满足苗木整个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遇到干旱的天气时,应增加浇水的次数,确保其生长需要。多雨的季节,可减少浇水次数。
4.施肥管理柳树施肥,一般在种植苗前就要做好施肥工作,在栽种树苗前,可在挖好的树沟内施入磷肥、渣肥、堆肥和农家肥。在肥料类型的选择上,如果选择根灌施肥方式则采用水溶性肥料;如果选择叶面施肥方式则选择叶面肥。
5.修枝拔芽柳树要做好修剪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多余的枝干吸收养分,保证主干的营养能够充分,提高柳树的整体透光性和透气性。经常修剪枝干也可以使柳树长成好的形状。一般情况下,一年苗在修剪侧枝不能全部修剪干净,应该有所保留;两年苗在可以在修剪时候,将树干以上的侧枝全部修剪干净。
6.松土除草定期松土好处很多,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避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让柳树根部更好的呼吸,另外松土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流失,除了松土还要做好除草工作,拔去多余的杂草和苗木,防治杂草抢夺柳树的养分和水分,补充柳树营养,另外除草可以使柳树的生长面积增加,增加柳树的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的侵蚀。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防护提岸,绿化,美化环境;树形美观,可作行道树和观赏树。[2]
药用价值
阿司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学名叫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柳絮:亦名柳子,性凉柔软,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将柳絮研细,可治疗黄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闭经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生长习性
海拔下限(米) 1900 海拔上限(米) 3000
功效作用
清明柳又名大叶柳、垂柳,性微凉、味淡,具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效。其叶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结石,高血压;外用治关节肿痛,痈疽肿毒,皮肤搔痒,灭蛆,杀孑孓。枝、根皮可用于白带,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烧烫伤。须根用于风湿拘挛,筋骨疼痛,湿热带下及牙龈肿痛。树皮外用可治黄水疮。
营养成分
柳叶:柳叶功同柳絮,它含有丰富的鞣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水煎服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捣烂外敷,可治疗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医传统的接骨妙药。水煎服,可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烧烫伤等,水煎熏洗,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柳根: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可治疗乳痈、牙痛、中耳炎、黄疸等疾病,酒煮饮服,其祛风、消肿、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热祛风,水煎熏洗尚可治疗疥癣顽疾。
柳屑:是柳树虫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热布包温熨,可治疗痒疹、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