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瓣跳枝梅
复瓣跳枝梅
形态特征
复瓣跳枝梅枝干有不规则纵驳纹,皮孔密,中小;大枝直上、斜出及横伸;小枝直上及斜出,淡灰绿,常洒古铜晕斑;枝刺少,年生长量中等。着花繁密,1~3朵着生于中、短花枝上,部分于长花枝上,少数于束花枝上。花为复瓣,同一株梅花树红白两色花。
分布范围
复瓣跳枝梅常用于公园、庭院、市政片植、盆栽、造型、观光园、景区彩化、梅花花海、专类园等
栽培技术
1、复瓣跳枝梅盆景栽培。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喜欢用梅花制作成盆景,置于窗前、案头供观赏。多欣赏盆梅的盘根错节,苍劲多姿。正如文学家龚自珍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盆栽复梅花依据大小分大型古梅桩及小盆景。古梅盆景是用野生梅桩嫁接栽培品种,经多年培育而成。
小盆梅是由小苗培养而成。复瓣跳枝梅小盆景,培养快,成本低,能够做到批量生产。加上包装运输容易,所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培养小盆梅,首先要选易于形成花芽,开花繁密,同时兼顾花香、色艳的品种。如小红朱砂、小绿萼、变绿萼、白须朱砂、粉红朱砂、粉皮宫粉、虎丘晚粉、南京红、南京红须、桃红台阁、丰后、纪念及美人梅等。
首先按30-50厘米的株行距将小苗栽植于大田。然后进行嫁接,根部整型,修剪培育。经过2到3年大田培养,然后再于冬季或早春起出上盆。
盆土宜选用含腐植质的腐叶土,也可加些园土及细沙,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上盆时依据小梅桩的形状再修剪根系及枝条,做到以较佳观赏角度上盆。
2、复瓣跳枝梅园林栽植。
露地定植复瓣跳枝梅,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之地。定植时间,黄河以南大部地区,淮河以南可于冬季以前栽植,有利于复瓣跳枝梅提前扎根生长。
北方干旱地区,可于春天栽植。提前购进的苗木先用沙土培埋假植,待土壤解冻后方可栽植。栽植前要挖好树穴,混施积肥,若土壤过于粘重,须在树穴内加细沙石、碎桔杆或煤灰等,以利于排水。
栽植前须将过长的根系修剪一下,有条件的较好将根系沾泥浆后栽植,泥浆内可加入生根粉、多菌灵、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栽植深度以与原苗木地平处相同。
栽后浇透水,小苗留50-70厘米剪截。在北方栽植的大树,枝条应尽量多剪去一些,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为防止大风吹摇,可用竹木竿三角固定。北方寒冷地区头两年上冻前要适当培土保护,驯化几年后便可解除防冻措施。
3、复瓣跳枝梅切花栽培。
切花生产圃也要选土壤肥沃,通风向阳,排水好的地块。深耕,施足积肥。栽植以行距3米,株距1.5-2米为宜。
栽植时较好按品种分行分区,便于日常管理和方便分品种剪切花枝。栽植时期依据各地气候条件于秋冬及早春。我国北方地区为提早及延长剪切花时间,也可用大棚设施栽培。
复瓣跳枝梅切花以收获花枝为主,与园林栽植、盆景栽植不同。要求以中、长花枝多,短枝少。
主要价值
主要价值观赏。
生长习性
复瓣跳枝梅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健壮,开花繁茂。抗旱性较强,喜空气湿度大,不耐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微酸性的黏壤土(pH值6左右)为好。
功效作用
可用于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
营养成分
1.挥发油:复瓣跳枝梅花中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其中包括淡黄色至黄棕色的香气液体和一些挥发性的成分。
2.苯甲醛和异丁香油酚:这两种成分是梅花的香气成分,主要起到防腐作用。
3.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梅花中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
4.铁、锰、钾等元素:梅花中还含有铁、锰、钾等元素,这些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作用。
病虫防治
复瓣跳枝梅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杀。注意不要使用含磷的农药,以免对复瓣跳枝梅产生刺激,引起大量落叶。 复瓣跳枝梅病害主要有缩叶病、炭疽病,煤污病等,可喷洒1%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至6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