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浦马蹄
荔浦马蹄简介
荔浦马蹄介绍
荔浦马蹄
形态特征
荔浦马蹄球茎扁圆形,顶芽钝而粗,脐稍凹,皮红褐色,表皮光滑,有圆环节4-6个,单球重20-40g,横径3.8-4.9㎝,球茎高2.5-3.0㎝,肉白色,质地细嫩,味甜多汁,鲜食渣少,较耐贮藏。
分布范围
荔浦马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栽培技术
1、选择土壤
种植荔浦菱要选择肥沃、深厚、疏松透气、易排水、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沙壤土。翻耕时,深度不宜低于20厘米。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拌匀,用耙子和水浸透田间,保持田间湿润。
2、育苗准备
选用饱满、健康、无病害的荔浦马蹄发芽,洗净,用消毒过的剪刀剪去栗子顶部芽尖0.2mm,用清水室温浸泡48小时,捞出沥干.在育苗场播种育苗。播种前一天需将田间水排干,育苗期温度保持在15-25度之间。
3、分株栽培
荔浦马蹄亚麻荠幼苗长出后,取出母株,按分蘖分株均匀分3-4株小苗,保持株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于苗田,插深控制在8-10厘米左右,每个栽培穴只栽一丛苗。
4、施肥管理
荔浦荸荠种植期间,结合中耕除草,一共需要施三次肥。培育定植20天左右,用稀释的尿素施苗肥。中耕定植30天后,分蘖肥追施菜籽饼肥与复合肥混合,最后在秋分前后施肥。一次,用与硫酸钾混合的复合肥施肥。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荔浦马蹄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粗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C等。还含有抗癌、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荸荠英,还含有很多的钾元素。
药用价值:荔浦马蹄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痢等功效。
食用价值:荔浦马蹄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吃,还可以做成马蹄粉等食品。
生长习性
全年四季分明,冬短夏长,温、光、雨量充足,非常适合马蹄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马蹄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品质的提高。
功效作用
1、补充营养:荔浦马蹄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钾、磷等矿物质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日常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2、利咽止渴:荔浦马蹄含有的水分较多,在天气炎热或感觉口干、口渴时,适量食用可达到一定的利咽止渴的效果;
3、促进胃肠蠕动:由于荔浦马蹄中含有较多水分和膳食纤维,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一定的预防或缓解便秘的作用。但是荔浦马蹄不可充当药用,便秘严重时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营养成分
荔浦马蹄营养丰富,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脂肪、粗纤维,以及维生素B、C和矿质元素、无机盐等。
病虫防治
荔浦马蹄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为白粉病、尤其是白粉虱病,防治措施:
(1)定期巡视。时刻留心荔浦马蹄畸形,如出现黄叶、低效、弱势、变形等,应及时抓捕病虫害。
(2)建立防治体系。对于已经存在的病虫害,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治体系,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针对性控制。同时,有必要建立荔浦马蹄防治网络,积极主动开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