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蔷薇
华西蔷薇
形态特征
华西蔷薇是灌木,高1-4米;小枝圆柱形,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有直立或稍弯曲、扁平而基部稍膨大皮刺,稀无刺。小叶7-13,连叶柄长7-13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厘米,宽8-25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单锯齿,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和侧脉均突起,沿脉有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短柔毛、腺毛和散生小皮刺;托叶宽平,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长卵形,先端急尖,无毛,边缘有腺齿。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苞片1或2枚,长圆卵形,长可达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腺齿;花梗长1-3厘米,花梗和萼筒通常有腺毛,稀光滑;花直径4-6厘米;萼片卵形,先端延长成叶状而有羽状浅裂,外面有腺毛,内面被柔毛;花瓣深红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不平,基部宽楔形;花柱离生,被柔毛,比雄蕊短。
果长圆卵球形或卵球形,直径1-2厘米,先端有短颈,紫红色,外面有腺毛,萼片直立宿存。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生于海拔2300-3500米山区、林缘及灌丛中。 地理分布 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栽培技术
盆栽
营养土,配制成营养土应该注意排水,通风及各种养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园土:腐叶土:砻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后适合翻盆、修根、换土,逐年加大盆径,以泥瓦盆为佳。
浇水:因季节而异,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干透就行。开春枝条前发,枝叶生长,适当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浇1次水。在生长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浇水量,夏季高温,水的蒸发量加大,植物处于虚弱半休眠状态,最忌干燥脱水,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避免阳光暴晒。高温时浇水,每次浇水应有少量水从盆底渗出,说明已浇透,浇水时不要将水溅在叶上,防止病害。施肥:蔷薇花喜肥,基肥以迟效性的有机肥为主,如腐肥的牛粪、鸡粪、豆饼、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叶片肥厚,深绿有光泽。早春发芽前,可施一次较浓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谢后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间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将发时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机肥越冬。修剪:每季开完一期花后必须进行全面修剪。一般宜轻度修剪,及时剪去开放的残花和细弱、交叉、重叠的枝条,留粗壮、年轻枝条从基部起只留3-6厘米,留外侧芽,修剪成自然开心形,使株形美观,延长花期。另外,盆栽蔷薇花要选矮生多花且香气浓郁的品种。
地栽
蔷薇花地栽的株距为50-100厘米,根据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另外,蔷薇花栽培地必须阳光充足、干燥通风、排水良,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浇水:地栽蔷薇花主要注意夏季干旱时要浇足水,尤其是孕蕾期和开花期一定保证供足水,同时也要注意雨季不要积水。施肥:冬耕可施人粪尿或撒上腐熟有机肥,然后翻入土中,蔷薇花生长期要勤施肥,花谢后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温干旱应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后一次肥,在施肥前还应注意及时清除杂草。修剪:夏季修剪蔷薇花主要是剪除嫁接砧木的萌薜枝花,花后带叶剪除残花和疏去多余的花蕾,减少养料消耗为下期开花创造好的条件。为使株型美观,对长枝可剪去1/3或一半,中枝剪去1/3,在叶片上方1厘米处斜剪,若修剪过轻,蔷薇植株会越长越高,枝条越长越细,花也越开越小。冬季修剪随品种和栽培目的而定,修时要留枝条,并要注意蔷薇植株整体形态,大花品种宜留4-6枝,长30-45厘米选一侧生壮芽,剪去其上部枝条,蔓生或藤本品种则以疏去老技,剪除弱枝、病枝和培育主干为主。
主要价值
1.蔷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痈肿疮毒等疾病。
2.蔷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美白、抗衰老的作用,可用于美容养颜。
3.蔷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经、跌打损伤等疾病。
4.蔷薇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咳嗽等症状。
生长习性
1.光照要求:蔷薇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不过,它们也可以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但生长速度和产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2.温度要求:蔷薇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到28℃之间。低于10℃或高于30℃的环境都不利于它们的生长。因此,在种植西蔷薇时需要注意气温的影响。
3.土壤要求:蔷薇适宜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盆栽时可以选择腐叶土、珍珠岩等松软的基质,以保证根系正常发育。
4.水分要求:蔷薇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很高,浇水时要遵循“少干多湿”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每隔7-10天浇水一次即可。
功效作用
华西蔷薇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 治半夜腹泻,牙疼,肺痈,外伤流血,遗精等。
营养成分
蔷薇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其正常代谢是必须的营养成分,平时人们使用它以后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再生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多种流行疾病发生。
病虫防治
蔷薇容易受到黑斑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