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蔷薇
峨眉蔷薇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0.5--2m。小枝紫红色,具扁而基部膨大的皮刺或无,新枝生针刺或无。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9-17,长3-10cm,小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28mm,宽5-10m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锐锯齿,无毛或仅背面沿中脉被柔毛。花单生于叶腋,直2.5-3.5cm,无苞片,花梗长1-2cm,无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背面近无毛,腹面有稀疏柔毛;花瓣4,白色,倒三角状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离生,密被柔毛,微伸出花托口,甚短于雄蕊。果圆形或倒卵球形,鲜红色,长8-15mm,成熟时果梗肉质肥大,橙黄色,宿存萼片直立。花期5-7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产同仁市、尖扎县、泽库县。生于海拔2300-3900m阴坡、林缘、灌丛及河谷山坡。
栽培技术
一、土壤
种植峨眉蔷薇是,可以配制成营养土,使营养比例有效分配,一般建议使用腐叶土、园土和砻糠灰来配比,比例一般是3:5:2,而且这样的营养土具有较好的排水性。
二、浇水
冬季,峨眉蔷薇进入了休眠期,这个阶段只需要保持养殖的土壤不干燥即可。到了春天呢,因为开春时峨眉蔷薇的枝叶开始生长,建议在这个阶段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比如每天早晚各一次。夏季时因为高温条件,叶片的水份蒸发量增大,导致蔷薇处于半休眠状态,这个时候最忌讳干燥脱水。高温时浇水,每次浇水控制少量水从排水口渗出。秋天天气较为凉爽,蒸发的速度变缓,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
三、施肥
如果有肥料来供给养分,峨眉蔷薇能保叶片肥厚,深绿有光泽。一般建议使用腐肥的牛粪、鸡粪等长效性肥料。在早春可以使用一次较浓的液态肥,但是花期注意不要施肥,等花谢之后再给肥料补充养分,到了九月份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快要发时可以再施一次肥料,到了12月休眠期就用腐熟的有机肥帮助越冬。
四、修剪
每次一期花凋谢后必须进行全面修剪。及时剪去开放后的残花和一些细弱、交叉、重叠的枝条,留下粗壮、年轻枝条,同时留下外侧芽,修剪成型,使株形美观,延长花期。
五、注意事项
峨眉蔷薇不仅喜欢阳光,在半阴的条件下也可以生长,同时也是一种耐得住冻害的植物,即使在冰天雪地里它也可以露地越冬。另外它对土壤要求并不高,从贫瘠到粘重的,都不妨碍正常生长,但栽植在肥沃、土层深厚并且可以良好排水的土壤中的话可以生长更好。但是它的根部非常忌讳积水,在雨季时应该注意排水,以免根部受损。
主要价值
峨眉蔷薇的果实成熟时味甜,可鲜食,也可酿酒,晒干磨粉掺入面粉可作食品,其果实中含有糖及维生素等。峨眉蔷薇的果实不仅可以食用,还可入药,有止血、止痢、涩精之效。除此之外,峨眉蓄薇根皮含鞣质,可提制烤胶。
生长习性
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
功效作用
根与果实:止血、止带、止痢、杀虫;用于吐血、崩漏、白带、泄泻、痢疾;肠蛔虫症。花: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用于肺热咳嗽、吐血、血脉瘀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痈。
营养成分
1、峨嵋蔷薇是一种可以作用饲料的特色植物,这种植物在云南是当地牛、羊、马等动物的重要食物,也是当地牧民最重要的放牧资源。
2、峨嵋蔷薇的果实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这种植物的果实不但可以直接当作野果食用,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秋季时,一串串红色的果实高高挂在树上,特别美丽诱人。另外这种果实还可以入药,有涩肠和止泻的作用。
3、峨嵋蔷薇的花朵也可以入药,这种花在藏药中的用处很大,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多用于肺热咳嗽以及吐血和月经不调等疾病的治疗。另外这种植物的果实,还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用于人类风温性关节疾病的治疗,再就是把它的果实经过加工以后还能制成味道独特的果酒以及多种风味食品,能为当地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病虫防治
1.白粉病
它很可能在叶片、叶柄和嫩梢以及花蕾上面发病。在成叶上面生出来一些不规则的白粉状斑点,然后病叶子就会从叶子尖上面,或者是叶子边上开始慢慢的变成褐色,这样子就会最终让整个叶子慢慢干枯脱落。如果是嫩叶子不小心感染上了,就会逐渐扩大,边缘上面也开始不明显了,嫩叶子的正反两面就会生出来白色的粉斑,之后就会盖满上整个叶子。叶片也开始变成淡灰色或者是紫红色。如果是叶柄染上的话,它的节间就开始缩短,茎部也开始变细,还有些病梢上面也会出现干枯,然后覆盖满白粉。如果是花蕾染病,就会让花梗变得畸形,严重直接死掉。
防治方法:选一些抗制白粉病的品种。在冬天修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那些病枝、病芽都剪去。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可以少施加一点氮肥,多增加一点磷钾肥,这样就可以提高它的抗病力。另外还要注意在下雨之后及时的排水,防止湿气长时间停留,这样就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了。
2.黑斑病
发病的话,一般都是侵害它的叶片、叶柄和嫩梢上面,叶子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在正面就会出现一些紫褐色至褐色的小点,等扩大之后就会成为一些圆形或者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多菌灵或者达克宁等一些药物,然后对它的发病地方进行喷洒就可以了。
3.炭疽病
产生的斑点一般都是在叶子边上,形状近似半圆状,斑点的边上颜色是深褐色的,到了中间会相应成褐色至浅褐色,以后就会在病斑上面生出来多数的黑色小点。这种病菌一般可以在病落叶上面过冬。在比较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面,孢子萌发起来就会侵害叶片。
防治方法:可以在秋末冬初的时候进行及时的清理,把那些病落叶给收集起来,然后统一烧掉。还要加强保护,适当的给予修整。对较密集的枝叶进行处理,保持通风顺畅确保下面的枝叶接受光照。或者使用一些药物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