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蔷薇 /  金樱子
金樱子
金樱子

金樱子

金樱子,又名“阿班子”、“刺榆子” ,蔷薇科蔷薇属常绿攀援灌木。 果实表面是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是毛刺脱落后的余留;上面有盘状花朵,中间有黄色细柱,下部渐尖,较硬;切开后,花托内壁稍厚,里面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和瘦果都有淡黄色的绒毛。 金樱子因为其果实较小,与樱桃的大小较为相似,且果实成熟后为黄色,所以起名为金樱子。

形态特征

金樱子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幼时沿中肋有腺毛,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 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齿尖有腺体,早落,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偶有3厘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随果实成长变为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呈叶状,边缘羽状浅裂或全缘,常有刺毛和腺毛,内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长约3厘米,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分布范围

喜生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海拔200-1600米。产中国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栽培技术

育苗选地 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以及灌溉方便的地方;扦插苗床,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沙土及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和有水源的地方。地选后,深翻土壤,施足基肥,整平耙细后,做宽1.3米的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以防苗床积水。栽植地,可选择低山向阳的缓坡地、丘陵地或平地;亦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路边、沟边的空隙地,零星种植。并于冬季开垦整地挖好定植穴,施入基肥定植。 定植管理 定植于早春2-3月或初冬10-11月进行。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1-1.5米,株距60-70厘米挖定植穴,穴径和深度各50厘米,每穴施入厩肥或土杂肥5千克,与底土拌匀,上覆盖10厘米厚的细土。然后,每穴栽人壮苗1株。要栽正,栽稳,使根部舒展。栽后覆土稍高出地面,使成土堆形,最后浇1次定根水。 中耕追肥定植后1-3年内,于每年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和施肥1次;第4年植株封行前,每年春、秋季各中耕除草和施肥1次。春、夏季施用腐熟人畜粪水或尿素;秋季施用腐熟厩肥或堆肥,加过磷酸钙,施肥量视植株而定。施肥方法是于根际周围开环状沟施人,施后培土,以保温、防寒、防倒伏。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 修剪定植后,于每年冬季剪除枯枝、纤弱枝、密生枝、衰老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对生长强健的长枝,要进行短截修剪,或轻剪(即剪去枝条的1/3),促使多发新枝,多开花结果。每次修剪以后要追施1次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才能获丰产。 排灌水定植后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苗,雨季要注意疏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间作定植后1-2年内,行间可间种矮秆作物或蔬菜及其它1-2年生矮秆药材。

主要价值

根皮含鞣质可制栲胶,果实可熬糖及酿酒。根、叶、果均入药,根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虫等功效;叶外用治疮疖、烧烫伤;果能止腹泻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果实(金樱子):甘、涩,平。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病,久泻久痢。根:甘、淡、涩,平。活血止血,收敛解毒。叶:苦,平。解毒消肿。

生长习性

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

功效作用

金樱子的功效与作用是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金樱子味酸而涩,入肾和膀胱经,功效能够固敛、善敛虚散之气,能敛肾气、固肾关、固精关、止遗滑、缩小便、治崩带,所以凡是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而导致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者均可以使用。此外,金樱子味酸收涩可以去脱,入大肠而涩肠止久泻,凡是脾虚失运、气虚下陷所导致的久泻久痢、脱肛者都可以用之,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金樱子具有抗糖尿病、调节免疫、降脂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功专收涩,所以有实火、邪实者不宜使用,建议还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

营养成分

金樱子果实含枸椽酸、苹果酸、胡萝卜苷、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等;果皮含多种水解型鞣质,包括金樱子鞣质A、B、C、D、E、F、G,仙鹤草素,前矢车菊素B-3,地榆素H-4,长梗马兜铃素,蛇含鞣质,仙鹤草酸A和 B等;另外还含有糖类、维生素、20余种氨基酸以及树脂、皂甙等成份,其中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较高,还含有丰富的锌元素和硒元素以及其他矿质元素。

病虫防治

1、白粉病:白粉病是金樱子最常见的病害,在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在叶片上形成一层灰白色的霉状物,最后形成一层灰白色的粉末状物体。当病情严重时,整片叶子会变得枯萎。 防治方法:加强养护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 2、蚜虫:蚜虫是金樱子上常见的害虫之一。蚜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危害植株生长。当金樱子感染蚜虫时,会出现许多黑色小点。这些小黑点会逐渐变大并扩散到整个叶片上,使叶片呈现出黄白色并出现许多黑斑,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当发现蚜虫时,要及时喷药防治。 一般在出现蚜虫危害初期就需要进行喷药防治了。可以在傍晚时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洒植株。如果发现虫害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喷洒,或者使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