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涮涮辣
涮涮辣简介
涮涮辣介绍
涮涮辣
形态特征
涮涮辣椒一般1~2年生,花较小,浅黄色。果实锥形,有棱沟,果身有小疙瘩状凸起,少数果实凸起上长有细小腺毛,果皮较薄,胎座肥大,种子较少。单果重5~7g,长5.5~8cm,最粗处的直径为2.1~2.3cm,生物学成熟的果实为鲜红色,具有独特的辛辣味。据说,因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到了涮涮辣椒上,辣的大象狂奔不止,鼻子不停的甩动,因此而得名“象鼻辣”。
分布范围
涮涮辣产于我国云南德宏、保山、临沧及缅甸北部的亚热带山区,以德宏的辣味最强,种植面积、产量最高。
栽培技术
一、选择土地和土壤
涮涮辣椒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因此种植的地点应尽量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同时,土壤也是种植成功的关键。涮涮辣椒喜欢松软、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合的土壤ph值在5.5~7.0之间,可以提高辣椒的品质。
二、选取优质种子
选择优质的种子是成功种植涮涮辣椒的关键。可以到当地农贸市场或种子店选购,挑选形状完整、表面光滑、颜色均匀的种子。同时,注意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适时浇水和施肥
涮涮辣椒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过多的浇水也会导致根部腐烂。因此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合理控制浇水量。同时,在成长期适量施加肥料可以促进辣椒的生长。
主要价值
药用涮涮辣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消炎止痛、改善食欲的功效。用果实浸泡后的米酒可外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因果实的辣椒素含量高达3.54%,可用于制作镇痛、消炎、冻伤、止痒、杀菌、祛风湿等多种外用药物。
生长习性
涮涮辣大多是野生,其产量低,适应环境能力差,对土壤、空气等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异地种植,就会出现退化。
功效作用
涮涮辣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消炎止痛、改善食欲的功效。
用果实浸泡后的米酒可外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因果实的辣椒素含量高达3.54%,可用于制作镇痛、消炎、冻伤、止痒、杀菌、祛风湿等多种外用药物。
营养成分
每百克辣椒维生素C含量高达198毫克,居蔬菜之首位。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含量亦较丰富。医药专家认为,辣椒能缓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杀抑胃腹内寄生虫,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还能刺激口腔粘膜,引起胃的蠕动,促进唾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病虫防治
涮涮辣椒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蝗虫、蚜虫等。可以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及时清理落叶和害虫,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