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樟
云南樟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株高5-20m,胸径可达30cm。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片脱落,内皮红褐色,具有樟脑气味。枝条粗壮,圆柱形,绿褐色,小枝具棱角。芽卵形,大,鳞片近圆形,密被绢状毛。叶互生,叶形变化很大,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在花枝上的稍小,先端通常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有时不相等,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通常粉绿色,幼时仅下面被微柔毛,老时两面无毛或上面无毛下面多少被微柔毛。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 云南中部及北部、四川南部及西南部、贵州、西藏东南部。印度、尼泊尔、缅甸乃至马来西亚均有分布。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林地选择:从热带至南亚热带为其适生范围,中亚热带南部地区也可以试种。在海拨550-1650米,年均温16.5℃以上低温极值不超过-3.5℃,积温6000℃以上,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士层深厚的红壤砖红壤,水分含量适中的山地、丘陵、台地均可选作宜林地。
整地方式:带状整地,带宽1米,挖40厉米见方,可在定点上种橙樟苗,在行带间种植茶、咖啡、木薯、包谷、黄豆等经济作物。
栽植抚育
栽植:1年生苗即可出裁。起苗前剪去50-70%的吓片,用泥浆蘸根,6-7月定植,成活达90%以上。截于定植成活也高。留根茎长6-10属米。造林时需事先做好挖穴回穴工作,植苗时要做到苗正、根舒、压实,有条件时浇定根水,当天挖苗当天裁完。每亩111-148株,株距1.5-2米,行距3-4米。
幼林管理:造林当年除草、松土2牧,9月次,1月1次。在杂草滋生之地,可增加1次除草工作。混农作业的造林地,可结合农作抚育一起进行。第二年在春秋季节除草、松土。
成林抚育:一般5—7年郁闭成林,这时可减少除草工作,要注意不受其它伴生树木的影响,并适时进行疏伐。以用材林为目的应定值培育良材,以叶用林为经营目的,要以提高脑油得率为主。可进行头状作业和矮林作业。过去那种只留独桩,每隔2-3年全部砍光枝叶的强度采伐,不利于培养树势、提高利用效率,宜留干高1米;并留1级和2级主枝,每年采小枝和叶蒸馏樟脑和樟油,所采小枝与量应控制在三分之二为宜,不要把小枝和叶完全采光。
主要价值
珍贵的经济林木和芳香药用树种。生长快,干形通直,尖削度小,出材率高,材质优良,坚硬美观,是珍稀的材用树种。木材用途广,可供建筑、家具、装饰等使用。樟油可用作选矿油、杀虫剂,桉油也可用作化妆品的香料。
生长习性
适生于温暖至温凉,湿润至半湿润气候环境。昆明分布区,平均气温12-16℃,最冷1月平均气温6-7℃,降水量81-100cm,年均相对湿度68-74%,年日照2200-2400h。具有喜温暖又较耐低温、喜湿润又较耐干旱的生长习性。在天然林中,树冠可达林冠上层,承受全光照,也能生存在林冠中层,承受一定荫黻,特别是在幼龄期生长在林冠下层,表现出喜光又耐荫蔽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分布区多为山地红壤、黄红壤,高海拔地带多为棕壤都能适应。
功效作用
良好的城市绿化树种。可用于建筑的配植树、萌荫树、孤植树,也可作城市干道行道树,植于湖岸边作点景树,也常丛植形成风景林或与其他树种配植形成树丛,组成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
营养成分
1.树材及枝叶均可提取樟脑及樟油,是医药及出口物资。
2.樟树叶片(脂溶性)抑菌物比(水溶性)抑菌物的抑菌效果强,且(脂溶性)抑菌化合物对霉菌(青霉、曲霉、根霉)的抑制效果比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强。
病虫防治
一、香樟溃疡病
发病症状:该病为全株性传染病,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不仅为害苗木,也能为害大树。感病植株多在皮孔边缘形成分散状、近圆形水泡形溃疡斑,初期较小,其後变大呈现为典型水泡状,泡内充满淡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後变黑褐色,最後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受害严重的植株,树干上病斑密集,并相互連片,病部皮层变褐腐烂,植株逐渐死亡。
发病时间:4月上旬至5月期间以及9月下旬为病害发生高峰。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死亡植株,并用多菌灵或敌百虫20—30倍液进行全株涂抹,1星期内連续用药3—4次。
二、樟巢螟
发病症状:香樟瘤丝螟,米虫大小,身体白色,头黑色,是香樟的主要害虫。瘤丝螟幼虫吐丝结巢,将数片葉片粘連,葉丝缀葉结巢,幼虫在巢内食害葉片与嫩梢,形成鸟窝状,严重发生时可将樟葉吃光,仅残留枝埂。该虫一年二代,幼虫白天很少活动,傍晚开始外出取食。第一代幼虫危害期在6月中旬,第2代危害期在9月上旬。药剂防治控制在大量结巢之前,以触杀药为主(如三矬啉),内吸药为辅(如吡虫啉、杀虫单等)的复合药剂效果较好。
防治方法:
1、近阶段主要做法:人工摘除虫苞,并带出园外深埋或烧毁,决不能随地丢弃。
2、来年,视病虫发生情况,可采用化学防治。幼虫防治药物可选用:
(1)25%灭幼脲3号B型(灭幼脲3号和阿维菌素的复配剂)40ml;
(2)55%杀苏(Bt1600IU杀虫单)50g;
(3)25%灭幼脲3号40ml和92%杀虫单30g,兑水50kg喷粗雾。喷药要在傍晚进行,并尽量淋透虫巢。
3、施药适期:应抓住二葉虫苞盛期,一代在6月下旬(发生量大的地段7月上旬再喷药一次),二代在8月下旬9月初喷药。至9月下旬,漏治地段应及时采摘虫苞,并集中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