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玉兰
紫玉兰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5米,常丛生,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8-18厘米,宽3-10厘米,上面深绿色,幼嫩时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花叶同时开放,瓶形,直立于花梗上,稍有香气;花被片9-12,外轮3片萼片状,紫绿色,披针形,常早落,内两轮肉质,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带白色。聚合果深紫褐色,变褐色,圆柱形,长7-10厘米;成熟蓇葖近圆球形,顶端具短喙。花期3-4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紫玉兰,木兰科木兰属,自然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甘肃、重庆、福建等地海拔300-1600米的山区。
栽培技术
一、养殖环境
1、土壤:养殖紫玉兰最好用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
2、水分:浇水要适量,盆土不能过于湿润,否则它的叶子会变黄甚至脱落。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早晚各浇水一次,并适当的向四周喷水,用此方法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下雨过多的时候盆土不能有积水,不然会烂根,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3、光照:紫玉兰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若是长期将它放在阴凉的地方养殖,就会难以开花。每天要给它6小时以上的光照,但在夏季要适当缩短光照时间并避免强光直晒。
4、施肥:紫玉兰喜肥,因为它开花量大花期长,所以要及时施肥,保证充足的养分,在5-10月期间每5-7天施一次肥,一般以磷钾肥为主,要注意不能施生肥,否则可能会烧根。
二、繁殖方法
1、嫁接繁殖:靠接最好在植株离地面70厘米的位置,在绑完主枝后包上泥团,并且用树叶包扎,等大概两个月时间切离就可以了。
2、压条繁殖:最好选择在2-3月期间,把需要把握好一半的深度对压取枝条进行切割,然后再向上割开,将片瓦放在中间慢慢将枝条放进土里,最后堆土即可。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紫玉兰是著名的早春观赏花木,早春开花时,满树紫红色花朵,幽姿淑态,别具风情,适用于古典园林中厅前院后配植,也可孤植或散植于小庭院内,为优良的庭园、街道绿化植物。
药用价值:紫玉兰的树皮、叶、花蕾均可入药,为中国二千多年传统中药。花蕾晒干后称辛夷,气香、味辛辣,含柠檬醛,丁香油酚、桉油精为主的挥发油,主治鼻炎、头痛,作镇痛消炎剂。
生长习性
紫玉兰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但不耐旱和盐碱,怕水淹,要求肥沃、排水好的沙壤土。紫玉兰不能生长于石灰质和白垩质的土壤中;枝条柔弱,因此需要种植于稍庇荫的地点;抗风性能良好,对大气污染也有很强的耐受力;紫玉兰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但伤愈能力较差,剪后要涂硫粉防腐;肉质根怕损伤,因此不易移植,若需移植则要在秋末落叶或春末花后温和湿润的天气下进行。紫玉兰需经常整枝修剪,及时将清除病、残、枯枝,否则树形会向灌木状发展,也不利于花芽的生长。
栽培方法
功效作用
紫玉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药,具有镇痛消炎、滋阴通鼻等功效。
1.镇痛消炎:紫玉兰通常具有镇痛消炎的功效,有助于治疗鼻炎、头痛等病症。
2.滋阴通鼻:紫玉兰一般具有滋阴通鼻的功效,能起到改善鼻孔通气功能的作用。
营养成分
紫玉兰花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水、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纤维素等,是可以正常食用的,其具有多种吃法,比如紫玉兰花炒鸡蛋、紫玉兰花粥、酥炸紫玉兰花等。
病虫防治
1、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黄化病等,生病之后要及时将病叶清除,再用多菌灵溶液喷洒防治。
2、常见的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出现蚜虫可以用棉签沾洗衣粉的容易来黏除害虫,最后要用清水清洗枝叶;介壳虫可以用酸醋液进行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