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榆
阿里山榆

阿里山榆

阿里山榆(Ulmus uyematsui Hayata),是蔷薇目榆科榆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80厘米;树皮暗灰色,纵裂,粗糙,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剥落。花果期3-4月。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80厘米;树皮暗灰色,纵裂,粗糙,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剥落;当年生枝无毛或近无毛,去年生枝褐色或暗褐色,有散生皮孔,小枝无木栓翅及膨大的木栓层;冬芽卵圆形。 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4.5厘米,上部渐窄,先端尾尖,基部近对称或微偏斜,圆形、心脏形或宽楔形,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密被短柔毛,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侧脉每边11-19条,叶柄被毛,长约5毫米。 花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形,长10-14毫米,宽8-10毫米,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中部稍向上,宿存花被钟形,下部渐窄成管状,无毛,上端5-6浅裂,裂片边缘有毛,果梗稍短于花被或近等长,被极短之毛。花果期3-4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台湾中部山区海拔1500-2500米地带之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阿里山。

栽培技术

1、播种种植 种植榆树要采取播种的方法。在每年春季的二三月份,挑选圆润饱满、生长健康的榆树种子,将其埋入湿润的沙土中,等待种子发芽后,将其取出,播撒在土质疏松、排水透气的土壤中即可。 2、移栽定植 播种榆树后,要每天为其浇灌一次水分,保持土壤湿润,等待榆树幼苗长到五厘米的高度后,则可以将其从土壤中挖出,移栽在光照充足、透气性好的田地中,然后为榆树浇一次透水,润湿全部的土壤。 3、补充养分 榆树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养殖时要为其施加腐熟的农家肥、氮磷钾复合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而且在榆树生长期,要增加氮肥的用量,花果期则需要增加磷钾肥的用量,让植株更好的生长。 4、提供光照 榆树属于喜光植物,光照不足叶片就会枯黄,花果期也会延迟,因此养殖过程中,应该为榆树提供全日照,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在光照过强时,需要为其叶片喷洒水分,降低叶面温度,避免榆树晒伤。

主要价值

木材供建筑、家具等用材。

生长习性

榆树是比较耐旱的,对生长的土壤没有什么什么要求,另外,它比较耐寒,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生长良好。榆树适应性很强,能耐干冷气候,同时可耐瘠薄,可以生长在中度盐碱地块。榆树不耐水湿,但是能耐雨季水涝。

功效作用

木材可以製作器具:木材可以拿來製造船及製作器具。

营养成分

榆树整体价值很高,树皮内含淀粉及粘性物,掺合面粉中可食用,并为作醋原料,它的枝皮纤维坚韧,可代麻制绳索等

病虫防治

(一)榆溃疡病防治方法 1、严禁使用带病苗木。一经发展病株就地烧毁; 2、及时修枝、防治榆跳象,提高抗病力; 3、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抹防治。 (二)榆枯枝病防治方法 1、注意防治病虫,预防霜冻及日灼; 2、及时修枝、清理病虫枝和病虫木及枯立木; 3、城市绿化观赏树修剪不宜过度。同时清除枯枝、枯树及病树。 (三)榆树炭疽病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及时剪除病叶、病枝,清除落叶,集中销毁。 2、药物防治:落叶时,喷施1:3:100波尔多液或45%%代森锰锌500倍液 (四)榆树黑斑病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晚秋或初冬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枝,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5%可湿性福美铁500倍液,隔天喷一次。喷2-3次。 (五)榆冠瘿病防治方法 严格检疫,发现病苗就地烧毁,病苗不准进入林地。可疑病苗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硫酸铜溶液浸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栽植。可用利刀将瘤切除,用硫酸铜溶液或石灰水消毒切口,再涂波尔多液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