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序榆
长序榆
形态特征
长序榆是榆科榆属植物落叶大乔木,高达25至30米,胸径80厘米,树干端直,树皮淡褐灰色,裂成不规则块片;小枝栗褐色,无毛;叶片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幼叶较窄;总状聚伞花序,花于春季开放;果实淡黄绿色或淡绿色,有疏毛。
分布范围
中国仅浙江和福建北部有少量分布。浙江省浙南遂昌九龙山、松阳交塘、庆元以及浙北临安顺坞等地山区,在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的局部地段有零星分布,数量极少。天然生长在海拔700~900米山谷、沟边或山坡下部阔叶林中。
栽培技术
1、采种选择20~40年生的健壮母树在4月中旬当翅果由绿色转为棕红色时,应马上采种。因成熟后数天就会四处飘飞,无法收集。翅果千粒重5~6克左右,每公斤种子18万粒,瘪粒多。随采随播,因种子袋藏一个月后,就失支发芽率。
2、育苗长序榆可播种育,也可扦插育苗。
播种育苗:选取排灌方便,沙质壤土和黄泥土的圃地,每亩均匀撒施菜饼300公斤,耕耙后筑畦。4月中旬种子采收后,除支瘪粒,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条距25厘米,带翅播下,每亩播种量2~2.5公斤。覆焦泥灰,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盖狼衣草。播后约7~10天发芽出土,种子发芽出土后,揭取苗床覆盖的草,并及时除草,施追肥。若管理精细,1年生苗高约1米以上,根径粗1.1厘米,可出圃造林。每亩产苗约1.5~2.0万株。
扦插育苗:采用硬枝扦插。于2月上旬至3月初芽萌动前,剪取幼树或萌蘖树上1~2年生枝条,粗0.3~1厘米,剪成长10~15厘米插穗,插入土壤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插后约40~50天发根,萌芽有数个,长到10厘米左右,摘除侧芽。一年生扦插苗高1米左右,根径粗2厘米。
1.造林地选择:营造速生用材林,造林地宜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向阳山坡下部,或山谷两侧的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山地。
2.整地方式:秋末冬初劈山,清除杂灌草,块状整地。挖定植穴,穴径60厘米、深50厘米。
3.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为株行距2.5×3.0米(即每亩88株)或株行距2.0×2.0米。
4.造林方式:早春用裸根苗造林。起苗后,需在根部蘸泥浆,防止过度失水。栽植时用表土填在苗根四周和定植穴内,做到苗正、根舒、泥紧。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造林后,头3年应加强幼林抚育管理。每年除草松土1~2次,扩穴埋青。在造林后的第3年冬开始要适当整枝,促进树高生长。树冠郁闭后分次间伐。
20年左右可间伐期,主伐年龄在35~45年。4~5月间金龟子成虫出土,喜吃嫩叶、幼芽,把叶子吃后只留叶脉。在温暖无风天气出现最多,影响生长。可利用其假死特性,在成虫出现盛期,于傍晚摇树震落捕杀,或用5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毒杀。
主要价值
保护价值
长序榆为榆属长序榆组[Sect.Chaetoptelea(Liebm.)Schneid.]树种。该组原有3种,均产北美,长序榆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榆属植物资源,而且对探讨北美和东亚植物区系具有科学意义。树干直,心材浅红色,花纹美丽,坚重耐用,为优良用材树种。
生长习性
长序榆适生于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气候和较肥沃的山地黄壤。多生于疏林或林中开阔地。为喜光树种,常与多种植物混生。天然林木30年生,胸径28厘米;80年生,胸径60厘米。本种的冬芽在浙江南部于3月开始膨大,下旬至4月初开放,4月上旬为展叶期;花于3月先叶开放,4月中下旬翅果成熟,同时抽生新梢,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落叶期。翅果轻,风播能力较强,因幼苗不耐荫蔽,在密林中不能天然更新;在阳光充足的疏林地中距母树120米的范围内有天然下种的幼苗。
功效作用
树干直,心材浅红色,花纹美丽,坚重耐用,为优良用材树种。
营养成分
榆树枝中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病虫防治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树干涂白和用硫酸铜、硫酸亚铁或石灰撒于土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早期病斑采用外科手术挖除或在病斑上打孔或刀划破,然后涂25%多菌灵30-50倍液或50%退菌特60倍液,涂2-3次,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用溴氰菊酯2000倍液灌浇土壤,防治地下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