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爪榆
龙爪榆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单叶互生,椭圆状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9cm,基部偏斜,叶缘具单锯齿,侧脉9~16对,直达齿尖。花春季常先叶开放,多数族生于去年生枝的叶腋。翅果近圆形。是从我国广泛栽培的榆树中选出的一个栽培品种,特点为枝稍不向上伸展,生出后转向地心生长,因而无直立主干,均高接于乔木型榆树上,枝条下垂后全株呈伞形。
分布范围
1974年新疆林业厅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在甘肃省境内采集种条引种到新疆,次年嫁接繁殖试验成功.是从我国广为栽培的白榆中选出的栽培品种。在东北、西北、华北均有分布。
栽培技术
去膜
嫁接后一般在三周左右,要把接口处的塑料袋解除,因为此时嫁接已经成功,龙爪榆苗开始快速生长,如果不及时去掉包摸,会影响到接口处的生长,易发生折断。去膜时用刀片轻划塑料膜便可,注意力度,不要过大,避免伤到苗木。
摘叶
随着接穗的不断生长,叶片也在不断增大,这时在解除包扎物的同时,还要注意给接穗进行固定处理,在接穗的周边采用固定物进行加固,避免风天摇晃导致接穗松动。另外当芽长至50厘米左右时,要把一些叶片摘掉,避免叶片过多导致接穗重量增加,风一吹会使接穗摇掉。
水肥管理
虽然龙爪榆的适应性较强,比较耐旱、耐贫瘠,但是嫁接苗成活后,仍需要加强水肥的管理,及时进行补充水肥,以促进树体的生长。充足的水分是树体快速生长所必须的条件,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容易发生干旱,要密切关注树木的生长情况。如果土壤缺水要及时进行水分补充,同时注意砧木的出芽情况,及时进行抹芽,避免砧木上的芽生长过快而吸收树体的营养,导致接穗上的芽体生长受到影响,及时进行抹芽能使养分向接穗充分输送,促进接穗枝条生长。另外要进行肥料补充,以农家肥为宜,可以浇水时在树体周边挖穴埋施。
整形修剪
在园林美化中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垂龙爪榆形,必须要对树形进行合理的修剪,垂榆一般都要求修整成伞状。枝接成活当年,在同一平行面上从不一样方向选留3~5个主枝,在新梢尚未木质化时,向外水平捆绑,新梢长到80~100厘米时施行掐心,促发新梢。寒冬修剪,主枝基部粗2厘米以上的,可保存80厘米短截,2厘米以下者可保存60厘米短截。第2年每一主枝上选留2~3个延长枝向外延伸成长,可重新梢弯处截去,增进新梢成长,剪口在枝子打弯向下3~5厘米处,留背上枝。剪口平而光滑,向下。侧枝依照“留优去劣,去密留稀,散布平均,思索问题距离”的原则修剪。剪口不可以太靠下,免得形成窄小树干上部。剪口靠上容易形成开阔的伞形树干上部。同时要趁早剪去内膛的下垂及凌驾伞顶的枝子,这样通过3~4年培育,龙爪榆便可以出圃了。
主要价值
龙爪榆厘于垂枝形品种。该品种的生长速度快,造型自然,适合做盆景养护在家中,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它的树皮平滑,呈灰褐色。叶片椭圆卵状,平滑光亮。花期在3到6月份之间,是庭院绿化和观赏的主要树种。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抗旱,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湿,但能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壤。主根深,侧根发达,抗风,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
功效作用
垂枝榆枝条下垂,使植株呈塔形。通常用白榆作高位嫁接,宜布置于门口或建筑入口两旁等处作对栽或在建筑物边、道路边作行列式种植
营养成分
榆树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纤维素、蛋白质、氮、钾、钙以及磷等。
病虫防治
常见的害虫有榆毒蛾、绿尾大蚕蛾、榆凤蛾等。要加强管理,增强树的长势,提高树体自身的抵抗力,另外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可以采取灯光诱杀的方式,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以采取人工的方法,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以采取人工的方法进行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还可以采用土蜂、马蜂、麻雀等天敌进行防治害虫,例如在绿尾大蚕娥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达60%-70%。再如喷施一些生物制剂,利用一些菌剂达到防治低龄幼虫的目的,如果这些方法都取不到良好的效果,再考虑应用化学的方法,采用化学药剂如乐果乳油及杀灭菊酷乳油等,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喷洒,达到一定的防控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用法和用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伤害到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