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天杨
钻天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树冠圆柱形。树皮暗灰色纵裂,侧枝直伸贴近树干,小枝圆,无毛。芽长卵形先尖。长枝的叶扁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叶柄上部略扁无腺体。花期4月,果熟期5月。
分布范围
原产意大利,现广植欧、亚、美洲。我国自哈尔滨以南至长江流哉各地栽培西北、华北地区最适生。
栽培技术
移栽: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钻天杨枝条紧凑,树干不端直,影响树冠的通风,常生木瘤,萌枝叶枯干不落,因此易滋生病虫害,因此在种植时要对过密枝和干枯枝进行修剪,保证树冠通风。
湿度:喜欢略微湿润至干爽的气候环境。耐寒。夏季高温期,不能忍受闷热,否则会进入半休眠状态,生长受到阻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光照:喜欢半荫环境,在阳光强烈、闷热的环境下生长不良。
肥水管理: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主要价值
钻天杨树冠圆柱状,树形高耸挺拔,姿态优美;可丛植、列植于草坪、广场、学校、医院等地。还可营造防护林。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耐干冷气候,湿热气候多病虫害。稍耐盐碱和水湿,忌低洼积水及土壤干燥粘重。杭病虫害能力较差。生长快寿命不长。
功效作用
凉血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疼痛,脚气肿:树皮泡酒服。 高血压:树皮1两,水煎服。 烧烫伤:枝适量,烧成灰,加冰片少量,用香油调匀,涂患处。 肝炎,痢疾,感冒:鲜树皮2~4两,水煎服。 疥癣秃疮:树皮烧炭,香油调搽,一日数次,或树皮、花熬膏用。
营养成分
化学成分皮层含鼠李素(rhamnetin)及鼠李柠檬素(rhamnoc itrin)。
病虫防治
防治方法有人工及时剪除病叶病梢,烧毁或者深埋;或者发病初期5月和6月喷药防治,每隔15 d喷1次,坚持3~4次,消除病株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