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质紧密,蒸煮后口感细软,绵甜香糯,香味浓郁,余味绵长,煨汤粉嫩,汤色白,汁浓稠。
杨林沟芋头
杨林沟芋头简介
杨林沟芋头介绍
杨林沟芋头
形态特征
杨林沟芋头叶片深绿色,茎杆紫褐色,球茎卵圆形,株高50-90厘米。芋头表皮棕褐色,横切面乳白色,母芋个大,圆球形,单个重300-500克;子芋卵圆形,单个重30-60克;肉质紧密,蒸煮后口感细软,绵甜香糯,香味浓郁,余味绵长,煨汤粉嫩,汤色白,汁浓稠。
分布范围
杨林沟芋头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汉川市杨林沟镇所辖柏枝村、头首村、二首村、白鱼村、裴家洲村、杨林村、蒋宜村、新林村共计8个村。
栽培技术
(1)产地选择。杨林沟芋头生育期长,耐旱喜湿耐肥,产量高。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pH值6.0-7.0,保肥性良好的旱地种植,不宜选用过沙过粘,排水不良的低洼田种植。杨林沟芋头种植地2-3年轮换一次,不宜连种续耕种,适宜与小麦、玉米轮作。
(2)品种范围。选用具有杨林沟芋头特征特性的地方品种“乌梗粘”。
(3)生产过程管理。遵照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1028-2014芋头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①大田准备。实行2年以上轮作。耕翻25厘米-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或沼肥2000千克-3000千克、45%复合肥40千克-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30千克,耕平耙细。
②育苗。于3月中下旬进行育苗,播种密度为15-20厘米×15-20厘米,覆土厚度以盖住顶芽为度。
③大田定植。于4月下旬选用有2片叶的幼苗移栽。定植前7-10天开好沟厢起垄,一般垄宽60厘米,沟宽20厘米,垄高15-20厘米。移栽株距3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2500株左右。
④水分管理。定植时浇足定根水,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7月-8月畦沟内可保持水深3-5厘米,采收前20天停止灌水。
⑤追肥培土。追肥的施用应符合NY/T 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第一次追肥宜于5月下旬-6月上旬进行,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并培土;第二次追肥宜于6月下旬-7月上旬进行,每667平方米追施45%复合肥25千克、硫酸钾15千克,并培土。
主要价值
杨林沟芋头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滋补养身作用,可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治疗小儿麻痹、胃痛、烫伤、痔疮、腰痛等病症。
生长习性
杨林沟芋头生育期长,耐旱喜湿耐肥,产量高。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pH值6.0-7.0,保肥性良好的旱地种植,不宜选用过沙过粘,排水不良的低洼田种植。
功效作用
芋头可以解毒消肿。如果有人被蜂蜇伤了,将芋头片敷在患处效果非常好。再比如,对于乳腺增生、淋巴结重大、良性肿瘤的患者也有好处,因为芋头含有粘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抵抗力。
营养成分
杨林沟芋头水分含量在76.0-80.0%;灰分含量1.1-1.4%;蛋白质含量3.0-3.5克/100克;淀粉含量12.0-14.5克/100克,氨基酸含量1.9-2.6克/100克。
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包括芋软腐病、斜纹夜蛾、朱砂叶螨等。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农业防治宜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株;实行2-3次轮作;深耕晒垡,及时清除病株;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采用深沟高畦,及时排灌等。物理防治宜选用杀虫灯、诱虫板等。化学防治不得使用国家禁止或限制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