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籽实饱满,肉厚核小,汁多蜜甜
石榴
蒙自石榴
形态特征
蒙自石榴果实近圆球形。纵径6.85厘米,横径7.87厘米,平均单果重226克—420克,萼筒低,萼片5至7枚直立或反卷。果皮黄绿底着红霞或鲜红色,色泽鲜艳,有光泽,较光滑,果皮薄,其厚0.23厘米—0.58厘米。果面洁净,无病虫害、果面干瘪和机械伤。蒙自生产的甜石榴不仅籽粒晶莹,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可食部分占籽粒的71%—87%。其中,甜绿籽、厚皮甜砂籽、甜光颜在国内石榴产品中属上乘品种。
分布范围
蒙自石榴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蒙自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103°31′、北纬23°15′—23°34′,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61.3公里,总面积214353.4公顷,产地面积8000公顷,年总产量113700吨,主要涉及蒙自县的新安所镇、文澜镇、草坝镇、雨过铺镇、芷村镇五个乡镇,共计51个行政村。
栽培技术
1、建园
石榴对土壤条件要求不算很高,最适p H范围为6.5~7.5。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沙壤土地上生长发育较为良好。土壤条件对果实质量和产量影响明显,要尽量选择阳光充足、地下水位较低、冷空气不易滞留、有良好的灌溉条件、远离工厂无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地区建园。
2、栽培前处理
蒙自石榴栽培前需做好以下几点:做好规划;栽培区域的选择,选择区域内要有蓄水池、排水沟、焚烧池和蓄粪池,便于管理的大小为度;做好灌溉管道的布排,便于灌溉。株行距应依据实际地形地势和种植品种来进行规划,对树冠较大、长势较好的品种(酸绿籽和皮甜砂籽)按株行距4m×5(或5.5)m进行规划,对树冠偏小的品种(甜光颜和甜绿籽)按株行距3m×4(或4.5)m进行规划,定植塘的深度、宽度均为60~80cm,每个定植塘内需施入25~50kg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完成后将土壤回填如土壤塘内。
3、播种
播种的最佳时期春季2—3月。为了提高发芽率,保证种子提前发芽,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浸泡在40℃的温水中6~8h,等待种皮膨胀后再播。浸泡好的种子种在培养土中,其行间距约为25cm,覆盖土的厚度约为1~1.5cm,浇1次水,直至浇透彻。之后需要保持土湿润,土温控制在20~25℃之间。经过1个月左右,便可发出新芽和新根,苗高4cm时可进行间苗。
4、定植
栽培苗木要选择生长健壮、品种纯正、无明显病虫害的苗木,营养袋苗常年均可栽培,非营养袋苗的最佳栽培时间为秋末冬初的10月中旬—11月底,此时栽培缓苗期短,开春后能很快萌芽抽枝。栽培时应该配少量的授粉树,苗木不能栽培过深,适宜高度为浇定根水后与地面相平。栽培浇水后用稻草或薄膜进行树盘覆盖。
主要价值
蒙自石榴原产波斯(伊朗)一带,约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中国。蒙自石榴是现在市面上销量最好的,精选禄子石榴,单果在350-400g,皮薄、子软、多汁、甜度高。石榴在我国载培历史非常悠久,云南蒙自目前大约有70多个品种,分为观赏和食用两大类。石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花青素、红石榴多酚两大抗氧化成分,以及维生素C、亚麻油酸及叶酸等,可充分补充肌肤水分,辅助延缓衰老,美白嫩肤。因其出众的美容功效,被很多大牌护肤品用作原料,红石榴系列的护肤品更是深受国内外女性朋友的喜爱。
生长习性
生长习性树体较高大;树姿开张;喜光喜温;喜肥水;忌涝;抗病虫能力强;较耐瘠薄干旱;花期5~6月;果实成熟期9月下旬;易丰产;不耐贮运。
功效作用
蒙自石榴中的花青素和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降低患癌症的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蒙自石榴中的花青素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于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有着很好的作用。
营养成分
蒙自石榴籽粒饱满,果粒大,果粒淡红色至红色,晶莹剔透。蒙自石榴百粒重46.4克—55.3克,肉厚汁多,味清甜爽口,种核小且极软可食,当地群众有吃石榴不吐籽的习惯,可食部分占60.0%以上。蒙自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5.00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总糖含量>11.00毫克/100克,其营养成份丰富,营养价值高。
病虫防治
蒙自地区石榴病虫害主要有干腐病、蚜虫、褐斑病、棉铃虫、蓟马、麻皮蝽蟓、榴绒粉蚧、豹纹木蠹蛾。因此,在合理密植,剪除过密枝、细弱枝,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必须依据各种不同病虫害的生长习性,适时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对树体喷生石灰水或石硫合剂以减轻发病率;可利用和保护病虫的天敌;进入冬季对干僵果、病枝、落叶、杂草、病果进行集中烧毁;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前,刮粗皮、堵树洞,结合平田整地,集中处理,达到消灭一部分越冬虫源、病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