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非鱼
罗非鱼

红罗非鱼

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学名Red Tilmpa,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

形态特征

1、体型、体色: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一杂交变异种,不同地区、不同品系其杂合性不同。体色有粉红、红色、儒红、橙红、橘黄等;体型有尼罗罗非鱼型、奥尼罗非鱼型、莫桑比克罗非鱼型等。 2、生活习性: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耐低氧,窒息点较低,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盐度0-30%生活,适温范围15-38"C,致死温度最低7"C,最高温度42"C。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天然条件下以浮游植物为主,也摄食浮游动物、底栖附着藻类、寡毛类、有机碎片等。人工投饲可直接摄食豆饼、花生讲、黄村、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 3、生长、生殖:红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当年苗种可长150-750克。鱼苗经100-120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因品系不同有所差异,如星洲红鱼和彩虹织初次成熟个体300-400克,属多次产卵类型,成鱼每年产仔约300-2000尾。幼鱼用甲基宰丸酮诱导转性可获得95%以上的雄性率。

分布范围

红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尼罗河、非洲东部和西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红罗非鱼已经被广泛地引种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食用鱼类。

栽培技术

红罗非鱼5~6月龄体长15厘米以上达到性成熟。繁殖温度为21~35℃。24~32℃最适,粤闽一带每年可繁殖4~5次,产卵数量随雌鱼体长增加而增大,体长15~17厘米的雌鱼产卵500~1000粒;体长20~25厘米的为1000~1500粒。卵沉性,但可被水流携带上浮。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将成熟亲鱼放入池中,水温升达21℃时,即可自然繁殖。 1、亲鱼选择。亲鱼要求体大,体型好,250~500克为宜,雄鱼应体色光亮,活泼、无伤无病。 2、亲鱼池条件。繁殖池应选择在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底要平坦,不能有水草。土质为壤土或砂壤土,面积330~1330平方米为宜。 亲鱼入池前,繁殖池必须清整,排水挖去过多淤泥,曝晒数天。亲鱼入池前15天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方法同家鱼塘),然后注水1.5~2米,施基肥(粪肥500公斤~600公斤或绿肥600公斤~800公斤)。 3、亲鱼放养与培育。水温稳定在18℃以上后,按雌雄比3~4:1放入亲鱼,每隔5~6天施发酵粪肥100公斤~200公斤或绿肥200公斤~300公斤,根据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掌握施肥量。以控制水质中等肥度。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饵料,常用饵料有豆饼、菜籽饼、米糠、麸皮等。每天投喂量为鱼重的3%~5%。

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红罗非鱼含有大量的视黄醇,适量摄入可预防夜盲症,可以避免视力衰退,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其还富含硒、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适合女性食用。 2、经济价值:红罗非鱼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食用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药用价值:红罗非鱼还具有促进身体发育、利水除湿、调节血压等药用价值。

生长习性

红罗非鱼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鱼类,能够在各种水域中生长。它们通常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水域中,最适宜的水温范围是24-28摄氏度。红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喜欢吃小型水生动物、浮游生物和植物碎片等。在生长过程中,它们通常会先在水中寻找食物,然后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食物来源。红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很快,通常在几个月内就能达到性成熟。它们的繁殖期通常在春季和夏季,通过产卵和受精来繁衍后代。总体来说,红罗非鱼的生长习性包括喜暖、杂食、生长快、繁殖期短等特点。

功效作用

1、保护眼睛:含有大量的视黄醇,适量摄入可预防夜盲症,可以避免视力衰退,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2、美容养颜:富含硒、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是心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适合女性食用。 3、促进身体发育:对个体发育有一定帮助,因其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摄入后能促进大脑和身体发育,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4、利水除湿:对脾经、大肠经等有益,脾主运化水湿,大肠主排除淤积,还具有活血化湿的功效,可辅助改善痢疾、水肿、便血等问题。 5、调节血压:含有钙、锌等矿物质元素可以改善渗透压,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体内的血压情况,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

营养成分

红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 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病虫防治

1、水霉病:这是红罗非鱼最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鱼体受伤或感染细菌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水霉净或甲基蓝,以防止细菌扩散。 2、烂鳃病:烂鳃病通常是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硫酸铜溶液,以杀死寄生虫并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3、肠炎病:这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水质问题引起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和改善水质,如减少喂食量、增加换水频率等。 4、出血病:出血病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或水质问题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改善水质。 除了以上常见的疾病外,红罗非鱼还可能受到其他疾病的侵害。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使用过滤器等设备来保持水质清洁。 2、合理喂食:避免过度喂食,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并注意饲料的营养成分。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鱼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使用药物:在必要时使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