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鱤鱼
鱤鱼
形态特征
鱤鱼,体延长,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长而尖,口大,端位,口裂末端可达眼前缘的下方,吻尖,呈喙状,吻长远超过吻宽。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眼中等大,向两侧突出。头上于眼径的比例变化范围很大。下咽齿3行。鳃耙排列稀疏。无须。鳞小,侧玫鳞110-117。背鳍3,9-10,很小,起点位于腹鳍之后,臀鳍3,10-11,尾鳍分叉很深。生活时体色微黄,背部灰黑,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浓灰色,颊部和其他各鳍呈淡黄色。
分布范围
分布甚广,我国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产此鱼。我国除西北、西南之外,从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水系中皆有分布。
栽培技术
鳡鱼的养殖准备
1、池塘条件:池塘最好选择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池塘周围不要有高大树木,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阻碍空气流通。
养殖池的大小一般为3~4亩,水深1.5~2米左右。最好用土池养鳡鱼,土池里有大量浮游生物,可以为鲢鱼鳙鱼提供一些活饵。
2、养殖设备:养鳡鱼要配备必需的增氧机械,另外要配备几台水泵,还要准备捕捞鳡鱼夏花、商品鱼和亲鱼的不同网具。
鳡鱼性情急躁,捕捞时会拼命乱冲乱撞,一层网很容易被撞破。2龄和2龄以上的鳡鱼要用双层网捕捞。里面一层是网孔较小的网,有一定弹性,可以缓冲鳡鱼的冲撞,外面一层是网孔较大的尼龙网。
3、清塘消毒:鳡鱼放养前要对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80千克左右,既可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又可以有效地改良底质与水质,消毒后经2~3天通风暴晒,就可以注水了。
4、水质条件:鳡鱼是生活在江河湖库里的淡水鱼类,养鳡鱼最好用江河湖库的水,这样的水体浮游生物丰富,氧气充足,有利于鳡鱼健康生长。
养殖用水的pH值要保持在7.0~9.0之间,每升水体氨氮含量不高于0.03毫克,盐度不高于5‰,水体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毫克每升以上,另外水体的透明度要在30厘米以上。
鳡鱼的亲鱼养殖
1、亲鱼选择:现在野生鳡鱼越来越少,在江河湖泊中捕捞亲鱼费时费力,而很多时候也会一无所获。鳡鱼亲鱼一般要从正规鳡鱼养殖场家引进,如果已养殖鳡鱼多年,也可以从商品鱼里选择亲鱼。亲鱼应该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性成熟个体。雌雄比例为1∶1.5。
2、强化培育:亲鱼一般在6~10亩之间的土池里进行专池强化培育,水深在1.5米~2米之间,保持水中溶氧量在5毫克每升以上。阴雨天或高温季节每天增氧4~8小时,主要集中在午后两到三点钟,或凌晨一点到六点间。
3、放养密度:亲鱼的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千克左右,每亩池塘可以投放重量为250克的鲢鱼100尾左右,可以帮助鳡鱼亲鱼改善水质。
如果亲鱼是已经驯化好可以摄食冰鲜鱼块的,每天要投喂占亲鱼体重8%左右的鱼块。如果亲鱼没有经过驯化,池塘中必须有足够量的活饵料鱼,每天定时往池塘投入占亲鱼体重5%的活鱼。
4、成熟鉴定:成熟度好的雌亲鱼腹部膨大、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肿胀微红,而雄鱼性成熟时,一般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
捞亲鱼后要用专用布夹兜住亲鱼,不要让它冲撞以免逃跑和受伤。往塑料袋里装入适量的水,将亲鱼放入塑料袋。再用布夹兜住,抬到充氧机处充氧,然后再进行运输。
鳡鱼的人工催产
1、催产池:催产池为半径2米的圆形水泥池,池深为1.5米左右,水深1.2米,水体可见度50厘米以上。每个催产池可以放5~6条亲鱼,一般2条雌鱼搭配3条同龄的雄鱼,如果雄鱼龄数小,可以适当多搭配一些雄鱼。
2、催产剂:每种鱼都有适合自己的催产剂,对鳡鱼来说配制出合适的催产剂是保证鳡鱼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鳡鱼催产剂由三种药物配制而成,分别是鲤鱼垂体、注射用促黄体释放激素A2、注射用绒促性素。鲤鱼垂体用量为2~3毫克,注射用促黄体释放激素A2用量为200微克,注射用绒促性素用量为10万单位。
3、催产:雌鱼为体重千克数乘以0.3(毫升),雄鱼为体重千克数乘以0.3并减半(毫升)。假如雌鱼体重为15千克,注射剂量为15乘以0.3,也就是4.5毫升。如果是15千克的雄鱼,注射剂量应为2.25毫升。在催产后,要不断往催产池注水,排水口打开,用循环流动的水对亲鱼进行刺激,保证亲鱼按时产卵。
4、受精:把亲鱼固定好后,要尽快将卵挤入盆中,多挤几次,确保鱼卵全部产出。挤完卵后,要及时将雄鱼精液挤入盆中。整个操作过程,要不断摇动盆,让精卵充分融合,提高受精率。授精操作完毕后,用手搅拌几下,然后往盆里撩入一些水,使卵充分吸水,并及时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入80~120万粒鱼卵。
5、孵化:鳡鱼孵化期间水深保持在1.3米左右,水流速度应根据环道的大小来控制,半小时左右能更换一次池水为最好。孵化水温以22~28摄氏度之间为宜,每天多次清刷过滤网,防止网孔被卵膜或杂物阻塞影响水流交换。受精卵在水温22~23摄氏度时约35小时左右就可以孵出仔鱼。
鳡鱼的鱼苗培育
1、放苗:放养前先清塘消毒,再注水,水深1.0~1.5米。放苗时,先将塑料袋放入池水中,并往上面泼水,让鱼苗先适应池水的温度,15~20分钟后就可以把鱼苗放到池塘里了,每亩池塘可放5~10万尾鱼苗。
2、喂养管理:鱼苗投喂豆浆就可以了,豆浆不但是鱼苗的食物还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增加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为鳡鱼提供活饵。每天每亩用干黄豆3~4千克,磨成豆浆后全池泼洒。当鱼苗体长3.3厘米时可以出售也可以转入鱼种期进行培育,生产上把这个时期的鱼苗叫做“夏花”。
鳡鱼的鱼种培育
1、阶段一(3.3~5厘米):每天每亩用干黄豆5~7千克,磨成豆浆后全池泼洒,每天定时泼洒两到三次,同时为鳡鱼准备好吃的,可以培育其它鱼类的水花苗作为鳡鱼饵料。当鳡鱼鱼苗体长5厘米时可以驯化它们采食鱼块了。
2、阶段二(5~10厘米):鳡鱼在野生状态下是摄食活鱼的,在人工养殖中如果仍然投喂活鱼给鳡鱼,就需要配套一个或几个饲料鱼专养池,成本较高。鳡鱼的驯化就是要把鳡鱼从摄食活饵驯化到摄食冰鲜鱼块。驯化过程要在驯化池中完成。
①池塘:驯化池为长方形水泥池,长7米、宽4米,每个驯化池装两个长方形网箱。网箱长6米,宽0.8米。
②投放:鳡鱼属于掠食性动物,为了驯化效果每个网箱不要投放太多鱼苗,避免鱼苗之间的竞争,通常一个网箱投放2000尾的鱼苗就可以了。
③驯化:头2~3天要先投喂准备好的活饵,过了2~3天后就可以喂吃死鱼了,先是将死鱼和活鱼一起投喂,逐步过渡到只投喂死鱼,最后2~3天先将死鱼和鱼块一起投喂逐步过渡到只投喂鱼块。经过7~10左右的驯化,鳡鱼就可以摄食鱼块了,这时又要把它们转移到大塘里饲养。
鳡鱼商品鱼饲养
1、投喂管理:鳡鱼商品鱼要坚持每天定点定时投喂,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8%。应随着鳡鱼的长大逐渐加大鱼块。鱼块的大小应根据商品鱼的大小来定。
2、水质管理:商品鱼管理期间,一般在每天中午增氧2~3个小时左右,确保水中溶氧量在5毫克每升左右。阴雨天或高温季节每天增氧4~8个小时左右。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7.0~9.0之间,如果池水pH值低于7.0就要用生石灰进行调节,生石灰用量为15~20千克,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3、分级管理:鳡鱼商品鱼一定要及时分级饲养,把大小差不多、活泼程度差不多的鳡鱼挑出来放在同一个塘里饲养,把规格小的移到别的池塘进行专池养殖。
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鱤鱼里面含有众多的营养价值,除了含有一些常规的营养成分之外,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其所含有的蛋白质,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食物,对于想要补充蛋白质的人来说,鱤鱼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药用价值:鱤鱼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丰富的优质的蛋白质、以及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适当食用有利于促进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维持人体生理功能。
生长习性
鳡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典型的凶猛鱼类,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该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一向被视为高档淡水鱼类。近几年来,由于山区水利工程的建造、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因,使鱤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现今,除长江及与长江直接相通的湖泊中尚可捕到鱤鱼外,绝大部分的江河、湖泊已难寻鱤鱼踪迹。
功效作用
1、健脾健胃:鳡鱼含较多的蛋白质,适量食用可以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恶心呕吐等症状,适合脾胃虚弱的患者。
2、降低血脂:由于鳡鱼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血脂浓度,从而达到降低血脂的效果,比较适合三高患者。
3、缓解压力:鳡鱼中的维生素B3可以较好地扩张人体血管,从而缓解大脑神经的压力,对于生活压力较大的患者,适量食用可以较好地恢复精神。疮疥患者应避免食用鳡鱼,以免造成病情加重。
营养成分
鳡鱼的营养价值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等,还富含磷、钙、铁等矿物质。
病虫防治
一、鳡鱼白点病
虫体主要寄生鱼皮肤和鳃上。大量寄生时引起病鱼体表和鳃部布满白点,鱼体充血溃烂,游动缓慢,不吃食而死。
防治方法
①200毫升/立方米甲醛药浴30~60**。
②神力驱虫散50克/立方米药浴50~60**。
二、鳡鱼气泡病
体表出现气泡,常由气泡浮力浮于水面,很难向下游入水中。因反复向下挣扎,体力耗竭而死。主要危害鳡鱼夏花,且个体越小越易犯病,严重时可导致全部死亡。
防治方法
①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饵,防止水质恶化;
②适当**水体pH和水体透明度,具有**的缓解作用;
③发病时,每亩用4~6千克食盐全池泼洒。
三、鳡鱼白斑病
鳡鱼白斑病是危害鳡鱼严重且常见的流行病之一,尤其在高密度暂养池和网箱疾病防治常见。此病蔓延快,严重时在3~4天可使全池鱼全军覆灭。
虫体寄于鳡鱼体表、鳃和鳍上,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连成一片,死鱼的鳍向前方伸出,紧贴于鳃盖上。鱼体表和鳃粘液增多,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从体表和鳃刮取粘液进行镜检,可发现大量虫体。
防治方法
①用淡水浸洗病鱼2~4**,可杀死病原体。赤点石鱼在静止淡水中30**和流动淡水中60**都是**的,即使鱼体侧翻,放回海水中仍可恢复正常。
②用2×0.000001硫酸铜浸洗病鱼2**,连洗2~3天。
四、鳡鱼链球菌病
多发病在夏季高水温期。病鱼眼球白浊、充血、突出,鳃盖软条骨间膜充血发红,上下颚充血。
防治方法
青霉素、金霉素拌饵投喂加以治疗,用药20-50毫克/千克体重制成药饵,连喂5-8天,要注意以预防为主。
五、鳡鱼鱼鲺病
由于寄生在鱼体表的鱼鲺不断活动,使鱼体表受到损伤而引起炎症和继发性感染。
若鱼鲺寄生在鳃上,则引起鳃组织黏液增多,鱼呼吸困难。病鱼体色变黑,食欲下降甚至厌食,烦躁不安,有狂游或常跳出水面的现象。
防治方法
(1)严格清塘,在养殖期间每2~3周泼洒1次生石灰,使其浓度达到20~25毫克/升,这对预防本病有一定的作用。
(2)对有病塘,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浓度为0.3~0.5毫克/升。
六、鳡鱼肠炎病
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有很多体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该病往往与细菌性烂鳃病并发,流行地区十分广泛。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遍洒。
(2)喂大蒜头:把大蒜头捣烂,制成每0.5千克含大蒜100克的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
(3)喂磺胺胍:每50千克鱼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用药2.5克,制成药面投喂,每天喂1次,连续喂6天。
(4)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250克拌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