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五角瓜参
海参

裸五角瓜参

裸五角瓜参,学名:Acolochirus inornatus (von Marenzeller, 1881),为瓜参科裸五角瓜参属的一种海参。分布于日本、墨吉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山东、浙江、福建等地,主要栖息于水深15-30米的有碎贝壳和砾石或煤渣的沙底。

形态特征

小形种,体长13-35mm,宽4-12mm。体略呈纺锤形,中央腹部膨大;收缩标本常呈钝圆筒形。口关闭时,可以看出有5个瓣状突起。触手10个,腹面2个较小。肛门常朝向背面,周围有5个小齿。背面有许多圆形、硬的白色钙质小疵,每个疵穿出一个管足。标本收缩时,只能看见许多小洞。腹面管足基本沿着3个步带排列,但只腹中部明显,而两端则不很规则。管足收缩时,同样也只能看见许多小洞。体壁坚硬,呈革状,不能曲折。骨片丰富,有3种形式:一种是厚而强壮、圆形或卵形有瘤扣状体;另一种是纤细平的网状皿形体;再一种是不规则穿孔板或大鳞片。 生活时身体两端为灰褐色;腹面颜色较浅,稍带灰白。酒精标本颜色改变不大。酒精标本颜色敌变不大。普通生活在水深1 5—30米有碎其壳和砾石的硬底,常以腹面附着在其壳、石块或其他物体上。为一种小形的五角瓜参,体长13-35毫米,宽4-12毫米。体呈纺锤形,后端更较狭细,前端有5个瓣状突起。前后端都弯向背面,触手收缩时,口呈五放射状,触手10个,腹面2个较小。背面疣足不发达,呈管足状,散生。腹面的管足沿着3个幅部排列,但排列得不规则。皮肤内的骨片主要有:厚而强壮、圆形或卵圆形的扣状体,其表面有瘤状突起和4-7个穿孔(1);不规则的网状球形体,表面也有瘤状突起(2);和不规则的穿孔板及小形鳞状体。

分布范围

山东青岛,浙江嵊泗列岛和福建厦门;日本东京湾。Pearson(1910)记载它产于墨吉群岛需要进一步证实。

栽培技术

1、养殖环境:选择安静、水流缓慢、水质清澈、底质为沙或石的海区作为养殖场地。在养殖海区设置网箱,网箱大小适宜,以防止海参逃逸。同时,需要定期检查网箱的完好性和周围环境的状况,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种苗选择:选择健康、无病害、生长迅速的裸五角瓜参种苗。种苗的规格和质量对养殖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要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在投放种苗前,需要对种苗进行检疫和消毒,确保种苗的健康和无病害。 2、养殖管理:在养殖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海参的生长情况、活动状态、摄食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需要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高的密度导致水质恶化和其他问题。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水质的维护和改善,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消毒处理。 3、饲料管理:裸五角瓜参主要以海底底栖硅藻为食。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饲料,并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为了确保海参的营养均衡和生长良好,可以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需要定期检查饲料的营养成分和质量,确保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裸五角瓜参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肉质饱满,口感鲜美,可以作为多种菜肴的主料或配料,如炖汤、煮粥、炒菜等。 2、药用价值:裸五角瓜参在中医学上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润肺养心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裸五角瓜参所含的海参皂甙和酸性粘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促进伤口愈合、抗炎、镇静、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3、生态价值:裸五角瓜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食用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维持底栖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裸五角瓜参也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如海螺、螃蟹等。因此,裸五角瓜参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长习性

动物多生活在水深15-30m的有碎贝壳和砾石或煤渣的沙底,常以腹面附着在贝壳或石块上。

功效作用

1、补肾益精:裸五角瓜参能够补肾益精,对于肾虚、精关不固、遗精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2、养血润燥:裸五角瓜参能够养血润燥,对于血虚肠燥引起的便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增强免疫力:裸五角瓜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4、抗疲劳:裸五角瓜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抗疲劳、延缓衰老。 5、美容养颜:裸五角瓜参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代谢和修复,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作用。

营养成分

裸五角瓜参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其中,蛋白质是裸五角瓜参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病虫防治

裸五角瓜参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工作。在发现病虫害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同时,需要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海参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