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豚 /  刺豚
刺豚
河豚

刺豚

刺豚是鲀形目刺鲀科刺鲀属鱼类,又称刺鲀、小硬腭鱼。体背部多为棕色,腹部为白色或棕色。外形与其他鱼类相近,身体短而肥厚;眼全身长满硬刺;眼睛稍微凸出;上下颌的牙齿连接在一起。

形态特征

1、骨架结构 刺鲀外形与其他鱼类相近,但眼睛稍微凸出,身长20至90厘米,无肋骨、顶骨、鼻骨及眶下骨。牙齿愈合成牙板,能咬碎坚硬的食物。背部小刺不达背鳍起点。尾鳍浅褐色,后缘凹入,上下端白色,下半部是浅灰白色。体背部多为棕色,腹部白色或棕色。全身长满硬刺,这些刺是由鳞片演化而成的。平时,这些刺贴在身上。 2、外部形态 刺鲀的身体构造很特殊。在它肠子的下方,有一个向后扩大成带状的气囊。刺豚一旦遇到天敌,立即冲向水面,张嘴吸入空气,使气囊中充满气体,或者张开小嘴吸入大量海水。刺豚腹部的皮肤比背面的皮肤松弛,加上气囊位于肠子的前下方,使胸腹部膨大成球状,身上的刺也竖起来,这使它能够尽快浮出水面,逃离敌害。等危险过后,刺豚就把吞进去的海水和空气再吐出来,身体又恢复原状。但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将体内的气体排出,便会使身体过度膨胀而死。

分布范围

刺豚,中国潮汕一带俗称刺乖。主要分布在热带近海处,中国的台湾、南海等近海海域都有分布。

栽培技术

刺豚生长在海中,所以需要用海水养殖,不能用淡水养殖。养它需要先建造一个池塘,投放适量的水和粗盐,模拟海中的生长环境。要注意池塘的清洁和消毒,控制水温,避免温度低于12℃。投喂多选用颗粒饵料,每天投喂一到两次,温度较低时,需要停止投喂。

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刺豚的肉质鲜美,鱼皮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 2、药用价值:刺豚具有润肺止咳、营养滋补、补肾益肝、催乳等药用价值。 4、观赏价值:刺豚鼓起气囊时,正面看过去就像生气时鼓起双腮的小孩子,十分可爱。

生长习性

当刺豚成为一个刺球的时候,竖起的硬刺可以扎伤天敌或起到警告作用,其体积增大也使一些小型天敌无法下口。 [1] 豚形目的特征决定了它们的游泳能力不强,只作一般性移动。刺豚最长约90厘米。是生活在海洋底层的鱼类。主要猎食小鱼和小虾。

功效作用

1、补充营养:刺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叶酸、钾、磷、钙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2、滋阴补肾、美容养颜:刺豚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起到滋阴补肾、美容养颜的功效。

营养成分

刺豚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鱼,其肉质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刺豚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滋补肝肾、养血补血、催乳等药用价值。此外,刺豚的肝脏也富含维生素A、D和E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食品之一。

病虫防治

1、白点病:这是刺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由寄生虫引起。症状包括皮肤上的白点、食欲不振和行动迟缓。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唑或地美硝唑,并保持水质清洁。 2、细菌性感染:刺豚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弧菌病和败血症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鱼只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和死亡。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或氟苯尼考,并保持水质清洁。 3、寄生虫感染:刺豚可能会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害,如单殖吸虫、线虫和棘头虫等。这些寄生虫通常会吸取刺豚的营养,导致其生长缓慢和生病。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4、唑或地美硝唑,并保持水质清洁。 5、真菌感染:刺豚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如水霉病和鳃霉病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鱼只行动困难、呼吸困难和死亡。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酮康唑,并保持水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