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贼
金乌贼
形态特征
金乌贼属中型乌贼,胴部卵圆形,一般肠长20厘米,长度为宽度的1.5倍。背腹略扁平,侧缘绕以狭鳍,不愈合。头部前端、口的周围生有5对腕。4对较短,每个肮上长有4个吸盘;1对触腕稍超过嗣长,其吸盘仅在顶端,小而密。眼发达。石灰质内骨胳发达,长椭圆形,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后端骨针粗壮。体内有墨囊,内贮有黑色液体。体黄褐色,胴体上有棕紫色与白色细斑相间,雄体阴背有波状条纹,在阳光下呈金黄色光泽。
金乌贼个体中大,胴长可达20厘米。头大,圆球状,两侧有眼,顶端中央有口,口的周围及头的前方有腕和触腕。腕4对,长度相等,吸盘均4行,大小相近。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成交接腕。触腕1对较短,稍超过胴长,穗狭小,吸盘约10行,小而密。胴部卵圆形,长为宽的2倍。背腹略扁平。肉鳍狭窄,位于胴部左右两侧全缘,末端分离。体黄褐色,胴体上有棕紫色和白色相间的细斑。雄体胴背有波状条纹,在阳光下具有金黄色光泽。内壳发达,长椭圆形,壳背面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出,自后端开始略呈同心环状排列,腹面石灰质松软,中央有1条纵沟,横纹面略呈菱形,后端骨针粗壮。
分布范围
中国沿海、日本群岛、千岛群岛、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小笠原群岛、夏威夷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新西兰、麦哲伦海峡、北美太平洋沿岸、斯里兰卡、查戈斯群岛、马达加斯加岛、西非、地中海、加勒比海、百慕大群岛、纽芬兰岛海域。
栽培技术
1、养殖池建设要求
(一)养殖池养殖池可新建也可利用普通虾池改造。面积1—2公顷为宜,呈方形结构,四角为圆弧形。池底先用混合土夯实,然后用水泥板或碎石铺盖,呈锅底形状,中央留有排污口,并铺埋排污管道至排水渠道;池四周亦用混合土压实,然后用水泥板或碎石铺平,坡度1:(1.5-2);相对设置进、排水闸门,打开排水闸门能彻底排干池水,确保水流畅通,养殖水深达.2-1.5米。
(二)配备蓄水池无论是新建池还是改造池,都要按1:1配备海水净化蓄水池,以有效控制养殖池水盐度,实现池水有效交换。
(三)水质要求水温保持在10—30℃;溶解氧>5毫克/升;pH值在7.6一8.5;总氨氮<1毫克/升;在养殖池顶部设置密扣遮阳网,降低光线照射强度;养殖水源无河流汇入、无污水排放、无油污、无自然污染源,符合国家海水养殖水质标准要求。
2、苗种放养
放养先彻底清除池底和坝坡淤泥及杂物,并全面消毒杀菌处理。20毫米的金乌贼幼体,一般每亩放养3000-4000尾为宜。
3、饵料投喂
(一)饵料选配金乌贼开口饵料以经强化后人工孵化卤虫无节幼体和人工培育糠虾、仔虾较为理想。小金乌贼个体达到纽扣状时,喜欢摄食小动物性活体饵料。当金乌贼体长达到40毫米以上,以制盐卤库自然大卤虫为主要饵料。当金乌贼成体达到70毫米后,除仍以自然大卤虫为主料外,还应间隔投喂从池塘清池得到的新鲜小虾、小鱼成体。
(二)投喂技术日投饵量一般为金乌贼总重的1%—8%。金乌贼白天喜欢在光线较暗处聚集不动,晚上则活泼、游动频繁、四处寻食,投喂时间一般为夜间8点至凌晨2点为宜。养殖前期个休较小,一般日投喂1次即可;当个体达到80毫米以上,日投喂2次,一般上半夜和下半夜各投喂1次,两次投喂时间间隔5-6小时。根据养殖池面积大小设置若干个固定投饵点,一般1公顷以内设置6-8个投饵点即可。
4、日常监管措施
(一)水质管理定期搞好水质指标监测,有效地控制和稳定池水盐度。金乌贼人工养殖盐度最适范围为30—-33。整个养殖过程,要求池水肥而不老、清新而不瘦。日交换量为20%-30%,高温季节为30%-50%。
(二)定期巡池每次投饵后,认真观察金乌贼摄食情况,判断投饵量大小,随时做出调整。除此之外,每天早、午、晚坚持巡池,观察金乌贼活动情况,预防异常情况发生。
(三)定期抽检因金乌贼有受到刺激立即喷墨的习性,为避免其喷墨损伤体质,可设置吊笼沉人池底,让其自由进人笼内,提笼至水面观察生活、增重情况,一般每半个月或1个月查看1次。
(四)收获当金乌贼个体达到商品规格250克左右,即可收获上市。
主要价值
乌贼可食部分约占总体的92%。其肉洁白如玉,具有鲜、嫩、脆的特点,且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0.7克以丰富的钙、磷、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罐头食品或干 制品。乌贼的干制品南方叫螟蛹差,北方叫墨鱼干,雄性生殖腺干品叫乌鱼穗,雌性产卵腺干品叫乌鱼蛋,均为海味佳 品。乌贼骨即中药海螵蛸。金乌贼是出口品种,英文名为cuttleflsh,日文名为スミィカ。输往国别和地区:江苏。
生长习性
主要生活于外海温暖水域,与暖流水系有密切关系,常随暖水团位置和温跃层位置变动而移动,渔获水温约为17-20摄氏度。有明显的昼夜移动。昼间多活动于中下层,夜间多活动于中上层。范围从表层至千余米水层。趋光性强。主要猎食大型浮游动物和中上层鱼类,本身为抹香鲸和海鸟的重要食饵。
仔鱼以端足类和其他小型甲壳类为食,稚鱼期多捕食小鱼,成体以扇蟹、虾姑、鹰爪虾、毛虾等为食。
一年内性成熟,一生中繁殖一次。每年春季在近海较深处越冬的个体,集群游向浅水区繁殖,有一定数量进入内湾。繁殖行为复杂,有求偶、追偶、争偶、交配、产卵、扎卵等。生殖集群式的雌雄比因时间、空间不同而有所变化。每个雌乌贼在一个产卵过程中产卵几十到几百枚,每天的平均产卵数从几枚到几十枚。在繁殖季节中,一个雌体产卵总数1500-2500枚,一个雄体所带有的精荚数250-750个。
功效作用
金乌贼的功效与作用是: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营养成分
金乌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尤其富含牛磺酸和硒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多种益处,如增强免疫力、促进脑部发育、抗氧化、降低胆固醇等。此外,金乌贼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皮肤保持弹性和光泽。因此,金乌贼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经常食用对人体有益。
病虫防治
金乌贼的病虫防治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能受到各种疾病和寄生虫的侵害。一些常见的金乌贼疾病包括溃疡病、烂鳃病、皮肤病、肠炎病等。为了预防这些疾病,养殖者需要注意水质清洁、饲料质量和管理措施,并定期进行消毒。此外,金乌贼也可能受到寄生虫的侵害,如单殖吸虫、线虫、棘头虫等。这些寄生虫可能会影响金乌贼的生长和健康,因此需要及时治疗。总之,金乌贼的病虫防治需要养殖者密切关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金乌贼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