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鱼
潘阳湖银鱼
形态特征
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分布范围
鄱阳湖银鱼在都昌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南峰、芗溪、万户、西源、周溪等乡所属的酬池湖、撮箕湖、石牌湖内。
栽培技术
1、条件:一般不与动物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混养。
2、种苗放养与培育:可在天然水域中采集成熟亲体,现场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当水温保持在4℃~6℃时,30~40天出膜,孵化率较高。
3、放养方法:大银鱼在卵胚胎期放养效果较好。
4、培育技术:仔鱼主要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食。一般孵出10天开食,开食后3天得不到适口饵料便逐渐死亡。
主要价值
鄱阳湖银鱼因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含多种营养成分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鄱阳湖银鱼因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属上等滋养补品。
生长习性
鄱阳湖水面辽阔,水深岩多,为银鱼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银鱼因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属上等滋养补品。鄱阳湖银鱼主要分布于江西省鄱阳湖,喜欢在水色透明、水质较清晰的湖区,喜居避风、静水的湖汊、港、湾之中,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功效作用
具有补肾增阳、祛虚活血,益脾润肺等功效。
营养成分
鄱阳湖银鱼中蛋白质含量为72.1%,氨基酸含量也相当丰富,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肾增阳、祛虚活血,益脾润肺等功效,是上等滋养补品。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
病虫防治
要防止鄱阳湖银鱼虫害的发生,必须从种质、水体环境、科学投喂、管理和预防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确保银鱼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