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食甜脆可口,熟食炒不变色,煨炖汤汁清澈,口感颇佳,老少咸宜。
湖藕
湖藕简介
湖藕介绍
湖藕
形态特征
表皮光滑微红,藕丝浓密而绵长。湖藕的含糖量较低,淀粉含量丰富。生食甜脆可口,熟食炒不变色,煨炖汤汁清澈,口感颇佳,老少咸宜。其中以莲藕排骨汤最为出名。
分布范围
莲藕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湖南、湖北等地。莲藕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莲藕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是可以种植的。
栽培技术
1、选择品种与水面
(1)需要选择适宜深水栽培的优良品种,要求种藕新鲜、粗壮、完整无缺、顶芽完整、至少有2节以上充分成熟的藕身。
(2)需要选择浅湖、河湾、水流平缓、涨落平稳、水下淤泥层的厚度达到20cm以上的水面,要求该水面在夏季汛期时,最大水位不超过120cm。
2、藕的整地施肥
(1)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需要带水耕耙,如果水位比较深,不方便进行耕耙的话,可以用大铲将田土适当整平。
(2)在进行耕耙的时候,每亩需要施入堆厩肥1500-2000kg,或者绿肥鲜草2500kg作基肥。需注意,因为深水田中容易缺磷,因此建议每亩施入磷酸钙20-30kg。
3、种植水面的水位调节
前期保持5-10厘米深的水层,以利水温升高,促藕芽早发快长。当立叶及分枝旺盛生长时,逐渐加深水位到17-25厘米。
到座藕期,在3-5天内逐渐降低水位到10厘米左右,促进长藕。成熟期水位保持3-5厘米。
4、藕的栽培以及管理要点
(1)因为深水田中的水位比较深,土壤温度回升比较慢,因此深水藕的种植时间需要比浅水藕晚10-15天左右。
(2)因为肥料容易在深水中流失,因此不建议施入液体肥料,可以使用固体肥料,在施肥时需要把厩肥或青草埋入泥中,若追施化肥,便需要充分混合化肥与河泥,做成泥团后再施入藕田中。
(3)平时还需要防涝防风浪,在汛期到来时,如果立叶被淹没了,需要在8小时内紧急排水,使荷叶露出水面,防止被淹死。
(4)如果在结藕期受到了台风袭击,便容易造成减产,因此可以在藕田的四周种几行茭白,防风消浪,减轻风害。
(5)因为深水藕多为晚熟品种,因此不采收嫩藕,当立叶全部发黄时,便可以挖藕上市。
5、藕的追肥次数与追肥量
①第一次追肥(有1-2片立叶):可以结合中耕除草,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25-30kg、有机无机复混肥30kg。
②第二次追肥(有5-6片立叶):每亩追施高氮钾复合肥30-35kg。
③第三次追肥(出现终止叶):每亩施入高钾型复合肥15-20kg。
主要价值
莲藕微甜而脆,既可生食也可做菜。既可食用,也可药用,营养价值极高。中国南方大型淡水湖均盛产莲藕,以湖北为最,被称为水八仙。鲜莲藕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藕丝中还含有粘多糖,是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的重要营养物质。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疾病。莲藕味甘多汁,可滋阴、清热、祛火,是热病津亏口渴患者的理想食材。莲藕含有鞣质,有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常食莲藕可益气生肌抗衰老。
生长习性
生长环境:湖藕,是睡莲科睡莲属植物的一种。生长在淡水河湖、池塘、水田、溪流等水域中,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湖藕长于水中,其地下茎能向水心生长,能够在湖水最深处生存。莲藕,是莲科荷属植物的根茎。莲藕需要生长在泥质淤泥底的池塘、湖泊、塘田、荒畦中,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莲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在不同的土壤水质、温度环境下生长。
功效作用
1、改善便秘:湖藕的纤维素含量高,具有良好的润肠作用,有助于改善便秘。
2、增强免疫力:湖藕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3、辅助降血脂:湖藕中含有一种叫做甘露聚糖的物质,可以帮助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另外,还具有清热解毒、调节血压、辅助降低血糖、改善皮肤等功效和作用。湖藕是一种较为健康的蔬菜,宜适当食用,有助于为机体补充营养素。要尽量避免过量食用,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健康。
营养成分
湖藕中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机体中的微量元素有助于分泌消化酶,膳食纤维有益于肠胃的蠕动,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促进机体的消化和吸收,所以经常吃湖藕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湖藕中含有丰富的丹宁酸,对于收缩血管和止血非常有帮助。
病虫防治
1.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减轻田间郁闭度,降低湿度。
2.药物防治:蚜虫危害高峰初期可选用施定康(吡丙吡虫啉)或诺吉(20%啶虫脒)或绿亨103(8%丁硫啶虫脒)或绿亨109(30%高氯吡虫啉)等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