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叶秋海棠
蟆叶秋海棠

蟆叶秋海棠

蟆叶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达17-23厘米;根状茎圆柱形;叶均基生且具长柄,叶片长卵形,叶柄有棱,密被褐色长硬毛,褐色托叶膜质;花葶具棱,花生于茎顶,花梗具棱且近无毛;蒴果呈宽披针形,先端圆,呈新月形;花期5月;果期8月。因其叶面似蛤蟆的脊背,故得此名。

形态特征

蟆叶秋海棠的叶片呈心形,叶缘有明显的锯齿状,形似蟾蜍的表皮。叶片颜色丰富,有绿色、红色、紫色等,部分品种叶片上还有美丽的斑纹。花朵呈漏斗状,颜色有红色、白色、粉色等,花期较长,通常从夏季持续到秋季。

分布范围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越南北部、印度东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等地也有分布,其常生于海拔990-1100米的山沟岩石上和山沟密林中。

栽培技术

1.播种:蟆叶秋海棠可通过播种繁殖。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播种于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约10-15天后可发芽。 2.分株:蟆叶秋海棠也可通过分株繁殖。在春季至秋季期间,将母株周围的小苗小心分离,移植到新的花盆中,保持适当的水分,约1-2周后可恢复生长。 3.扦插:蟆叶秋海棠还可通过扦插繁殖。在春季至秋季期间,选择健康壮实的枝条作为插穗,长约10-15厘米,保留2-3片叶子,插入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约2-3周后可生根。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蟆叶秋海棠的花朵呈现出深红色或粉红色,花瓣呈卵形,花径约为3-5厘米,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在山区、林缘、沟边、溪旁等湿润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蟆叶秋海棠在中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根、叶、花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热毒瘀血、跌打损伤等症状,还可以用于美容养颜,具有滋润肌肤、祛斑美白的功效。

生长习性

蟆叶秋海棠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30℃,冬季温度不宜低于10℃。对光照需求适中,喜欢充足的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佳,可选择泥炭土、珍珠岩、河砂等混合配制。

功效作用

蟆叶秋海棠在中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根、叶、花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在中医药中,蟆叶秋海棠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热毒瘀血、跌打损伤等症状。 此外,蟆叶秋海棠还可以用于美容养颜,具有滋润肌肤、祛斑美白的功效。

营养成分

蟆叶秋海棠的营养成分有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钾、钠、镁、铁、锌、铜、锰等。

病虫防治

病害。常有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叶斑病等危害,可用200倍波尔多液喷洒防治。 虫害。主要有蓟马危害叶片,用5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如发现蜗牛、蛞蝓等咬食叶片,可人工捕杀。若发现食根性害虫蛴螬(金龟甲幼虫)危害,应注意土壤消毒,并浇施50%马拉松800倍液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