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蔬菜大全> 斑玉蕈

斑玉蕈

时间:2023-09-01 11:39:00 来源:说植物网

  斑玉蕈(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离褶伞科玉蕈属真菌。菌盖肉质,初为半球形,灰褐色,盖中央色稍深,有网状龟裂纹,边缘光滑。菌肉淡白色。菌柄白色,空心,骨质脆,中下部膨大。孢子无色,卵形有喙,表面光滑,无纹饰。

摄图网_501168689_菌类食品蟹味菇(企业商用).jpg

  地区分布

  蟹味菇原产于寒温带的山毛榉等阔叶林区,多在秋季发生。蟹味菇自然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包括北美、欧洲、西伯利亚、日本等地。

  生长习性

  1.温度:蟹味菇适宜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生长,一般在15-25℃之间。

  2.湿度:蟹味菇喜欢潮湿的环境,相对湿度应在75%上。

  3.光照:蟹味菇需要一定的阳光照射,有助于其生长和繁殖。

  4.通风:通风不良会导致蟹味菇生长缓慢或出现畸形。

  5.pH值:蟹味菇的pH值应在6.0-8.0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6.营养土:蟹味菇需要营养丰富、疏松、通气的土壤。可以使用玉米粉、麦粉和木屑等材料制成培养基

  繁殖方法

  首先是菌种制备阶段,蟹味菇在自然环境中是很难培育的,因此需要人工培养。将从蟹味菇的小孢子或细胞分生组织提取的菌落,接到瓶子或充气袋中,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好的菌种可以保存在低温处,待用时再进行发酵。

  其次是种植菇丝阶段,将培育好的菌种接种到加工好的基质中进行发酵生长。加工好的基质应该是高温高压消毒过的混合物,其中含有豆类、麦麸、木屑、玉米芯等残留物。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湿度、通风等进行控制,让菌丝生长茁壮。当基质内部布满了菌丝时,就可以进行移栽,将菌块放在加工好的菇袋中,再放置在适当的生长环境中。经过适当的时间,菇丝就会长成鲜嫩的蟹味菇果体。

  栽培方法

  ①栽培场地:栽培蟹味菇可选用普通民房、窑洞、地下室、户外半地下菇棚、深阳畦、简易菇棚、温室大棚等多种场所。如果地方狭小,不便建造半地下室菇棚,也可建成面积较小的深阳畦菇房。

  ②栽培季节:在简单的菇房和培养条件下进行春秋两季接种,隔季出菇。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选择最佳播种和出菇期,特别是春播的时间应尽量提早,保证在高温到来前给菌丝体培养留有充足的时间。

  ③参考配方:

  a.棉籽皮92%,麦麸5%,钙镁磷肥2%,石膏1%;

  b.阔叶木屑74%,麦麸24%,糖和石膏各1%;

  c.棉籽皮40%,木屑38%,麦麸20%,糖和石膏各1%;

  d.玉米秆、玉米芯粉40%,木屑40%,麸皮13%,玉米粉5%,石膏1%,糖1%。

  ④装袋(瓶)与灭菌:选用500毫升的罐头瓶或18厘米×36厘米×0.03厘米的聚丙烯、聚乙烯塑料袋作栽培容器。罐头瓶每瓶装干料125克左右,装好的瓶重约580克,用聚丙烯塑料膜封口;塑料袋栽培,装袋前先将筒膜一头扎紧或用一端封口的成品袋,从另一头装料,边装边用手指的背面把料压实,装好的袋重约1.5~1.65千克,长22厘米左右,袋面平整,松紧均匀适中。

  ⑤接种与发菌:蟹味菇子实体有先在菌种层上分化出菇的习性,故要求接种时有足够的用种量,并保持一定的菌种铺盖面积和表面积。接种前把菌种掰成花生仁大小,接种在料面上,使之自然成凸起状,既增加了出菇面积,又有利于子实体的自然排列,不仅产量高,而且整齐度好。袋栽可用一头或两头接种。

  接种后的菌袋,放在温度20~25℃、空气湿度低于70%、通风避光的室内发菌。气候条件适宜时,也可置于室外空地上发菌,室外发菌,空气新鲜,昼夜温差会引起菌袋内气体的热胀冷缩,有利于菌袋内外的气体交换,但要遮阴,必要时还要用薄膜或其他材料覆盖菌垛保温、防雨。

  ⑥后熟培养:一般发菌50天左右,菌丝即可满袋,此时色泽开始由白色转至土黄色。利用自然温度,于春秋两季播种、隔季出菇时,对发好的菌袋进行越季保存的过程,也就是对其进行后熟培养的过程。

  a.越夏管理:春播的菌袋发满后,可移入阴暗通风的室内进行越夏。可以相对集中排放;也可在室外搭棚,菌袋堆上用秸秆遮光,防止提前分化长出菇蕾。夏季温度高,一般不需要管理,菌丝露顺利于8月下旬达到生理成熟。

  b.越冬管理:主要解决保温问题,否则到了翌年春季菌丝体可能仍未成熟,影响出菇。前期大堆排放,袋堆上加盖覆盖物保温。出菇前一个月检查,如果菌丝体仍为白色,说明其生理成熟度不够,要进行人工加温,将温度控制在25—30℃,以加速菌丝的成熟进度。

  ⑦开口搔菌排袋:菌袋(瓶)进菇棚前,先在棚内隔50厘米起一条宽22厘米、高10厘米的埂,并向空间喷雾水,使其空气湿度提高到90%~95%,然后开袋(瓶)口。搔菌和排袋方法是:将菌袋出菇端,在地上轻揉一下,使表面菌丝稍受损伤,并起料面与袋膜分离的作用。解开袋口,用小铁片搔去料面的气生菌丝和厚菌皮,但要保留原来接种块,忌用手大块抠挖表面的培养料。层排时菌袋5~8层高为宜。栽培瓶应瓶底相对、瓶口朝外,双行排放或单层竖放。

  ⑧催蕾与育菇:在开口、排袋时不急于挽起或剪去袋口薄膜或去掉瓶盖,在待出菇的料面与袋口(瓶盖)之间留一个既与外界有一定的通透性又有起到缓冲作用的空间,以抵御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对菌蕾可能造成的危害。催蕾分化时间约7~12天,室内温度尽可能保持在12~16℃,加大温差,适当光照,保持空气清新、湿润,相对湿度90%~95%。经8~10天的催蕾,即长出完整的菌盖,便进入育菇管理阶段。

  子实体从发育到长大要5~10天。在菌盖接触袋头(瓶盖)前,将袋头挽起或剪去,瓶栽去掉瓶盖,此时棚温控制在13~18℃,湿度保持85%~90%,同时加大通风。如菌丝培养时间不够,出菇不整齐,子实体大小不一;培养时间过长,培养料上层容易干掉,并易感染杂菌,影响原基分化;菇蕾还会发生在瓶或袋的侧面,形成畸形菇。

  ⑨采收与转潮管理:当菌盖上大理石斑纹清晰,色泽正常,形态周正,菌盖直径1~3厘米,边缘不完全展开,柄长5~10厘米,粗细均匀时即可采收。每丛菇中最大一株的盖径长至4厘米左右或80%的菇符合收购标准时就可整丛采下。采前半小时向菇床喷一次轻雾,以增强菇体韧性,防菌盖破裂。采收时一手按住菌柄基部培养料,一手提住菌柄轻轻将菇整丛拧下。采下的菇连菇根一起单层、整株地排放,然后端出菇棚,分株去根。鲜菇容易破碎,采菇、分株的过程要小心操作,轻拿轻放。

  采收一潮菇后,及时清除菌棒上残留的菌柄、碎片及死菇,并喷水,用塑料膜覆盖,提高棚温,降低湿度,加大通风,密闭光线,再进行催菇管理,经15天左右又有新菇蕾形成,转入二潮菇管理。

摄图网_501168570_菌类鲜美蟹味菇(企业商用).jpg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即栽培前搞好菇房及周围环境卫生,做好防虫杀虫工作。

  1、霉菌污染

  催蕾时或采收第一潮菇后,菌袋料面会出现链孢霉或绿色木霉。发现时应及时清理,并用克霉灵等喷洒,防止扩大污染。

  2、嗜菇痰蚊

  主要是幼虫为害,在温度8℃-37℃,培养料湿度大的情况下,该幼虫可连续进行无性繁殖,一般8-14天可繁殖一代。防治措施: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喷洒;另外,可停止对菌袋喷水,使幼虫停止生殖和因缺水死亡。

  3、蛞蝓

  蛞蝓在室外菇棚栽培时,蛞蝓发生较多,该虫白天躲藏于土层下,夜间聚食菇体,造成菇体残缺,影响质量。可采用3%四聚乙醛(密达)颗粒剂,撒于畦面土壤上诱杀该虫。

  营养价值

  蟹味菇通常指斑玉蕈。一般情况下,斑玉蕈的营养价值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赖氨酸、精氨酸等,斑玉蕈的功效有促进发育、抵抗衰老、防癌抗癌等。

相关文章

养花知识
植物大全